“广一测”开考!作文写“文化交流发展”发言稿

4月29日,被誉为“高考备考风向标”的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简称“广一测”)开考,5.37万名高考生参加。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交流及发展

记者了解到,2020年广一测语文试题的命制在考点、题型、考查方向等方面尽力向2017年至2019年全国卷,尤其是向2017年至2019年全国Ⅰ卷看齐。在命题指导思想上,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一核”精神;在考查内容上,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层”要求;在考查形式上,尽量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四翼”导向。

本次“广一测”作文题是让考生写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作文材料先给“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这个背景,这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接着列举来自欧洲、美洲、非洲三个学生的言论,再给出老师的讲话,意在引导考生对文化交流及发展进行认识与思考。

“广一测”开考!作文写“文化交流发展”发言稿

3月28日至29日,广州已进行了全市高三阶段性训练线上测试,语文试卷反映“战疫”主题的部分,有90分,占全卷的60%以上。而“广一测”语文题中直接体现“战疫”主题的有1题6分,即20题语言运用题,该题主要是写酒精消毒的科学原理。

专家表示,本次测试由疫情下人性光辉转向新时代民族自信与青年责任。选取了文化自信,由直接的抗击疫情转写间接的时代责任,深度反映时代主题;讲文化自信,是从基本的、深沉持久的力量讲,不是一般的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审题关键点;作文升格转换手在于,文化自信中的民族复兴力量与青年时代担当的阐发,还有文化的交流与分享等;此外,作文命题立意突出了语文学科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具体体现。

一线名师解答:如何写好“广一测”作文?

广州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广州六中语文教师 肖刚

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保持了“广州一模作文”的一贯风范:大气、规范、内敛式创新,有“风向标”意义,核心主题是“文化自信”,写作任务是“表达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是一道非常好的“高仿真”高考模拟作文题!

一、审题上继续强化考查考生“整体阅读”材料的能力。本题延续了一个月前“阶段性线上测试”作文题的材料呈现方式,只是材料由图文结合回归为纯文本。本题材料以“总分”的方式来体现材料逻辑,包含了两大层内容。第一段属于第一层,提炼性地交代了“文化之旅·美丽中国”这个“主题”,考生写作时切不可跳脱这个大主题;第二层包含了三个角度,也就是三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看法。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三种看法是基于“文化之旅·美丽中国”这个大主题的,另外还要留意一个小小的“玄机”:欧文代表欧洲、珍妮代表美洲、西塞代表非洲,这里很好地传递了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魅力的,也隐性地强化了考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只要洞见到这一点,分析表达就会更从容。我们再分别看一下三个外国人的看法,欧文表达的是对“不同文化汇聚交融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的赞赏,这里的重点在于“不同文化汇聚交融”,考生可以以“汇聚交融”为抓手,展开讨论中国文化的魅力;珍妮表达的是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考生可以抓住“超越时空和引领潮流”来论述中国文化的魅力;西塞表达的是“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就是最好的体验”的切身感受,“篮球”的共通性、“武术”的传统性、“可乐”的交融性……多样化的中国文化让非洲兄弟倍感亲切和新奇,考生可以从“多样化”这一角度探讨中国文化魅力,考生需要正面回答“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二、本题“写作任务”有一定超越性。我们常见的写作任务是线性的,本题的任务是整合性的,也就是说,本题的任务有点“多”且有一定隐蔽性,需要考生特别注意。“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这一任务包含了三个要求:发言主体身份是“中国学生”,这标识了立场;“小组代表”标识了发言不能只有自己的看法,还要综合小组成员的看法,这一点与过往的“任务指令”有很大不同,更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角色”意识,也就是“代表角色”——你此刻不再只是你自己!“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不仅提示“文佳”要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还要注意将小组成员的观点恰当地呈现在自己的发言稿中。考生要完美实现“我”向“我们”的角色转换并不轻松,这一点可能在接下来的备考中要加强训练指导。说它“超越”,是因为这个任务有助于提醒“00后”考生,在特别注重“我”的同时,不要忽视“我们”。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是新时代青年人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三、本题“写作要求”体现了回归性。写作要求明确标明“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考生要特别留意“和”字所标识的并列关系,换句话,考生不能只局限于对材料的分析,还要结合自己关于“中国文化魅力”的体验,这也提示考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或写一些假大空的文章来应付。“结合自身体验和认知”这个曾经常见的写作要求,近年一直忽明忽暗,本题将其放在与“结合材料内容”的并列位置上,值得点赞,这对高一二基础年级的作文教学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也有助于引导考生重视生活体验。

总之,这道题目的张力比较大,既有宏大主题的呈现,又有个人体验的参与,从考生角度讲,“文化”主题是任何考生都会去准备的,不会陌生,但是要写好本题,并不容易。如果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可能比较容易出彩。

【记者】马立敏

【作者】 马立敏

【来源】 广州教育头条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