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学习记录

本书讲了如何做好参与式采访、如何处理写作结构以及写作伦理。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学习记录

如何进行参与式采访?

参与式采访就是一个研究者深入一个群体,通过跟他们一起生活来进行观察。

需要跟人走得很近,近到成为那人的朋友。同时,需要和受访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

如何建立故事结构?

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在写作时都要考虑故事结构的问题。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层次,事实、情感和意义。写作时必须同时照顾到这三个层次,去构建故事。

如何处理写作伦理?

对于非虚构类写作来说,诚实和怀有敬意,不要干扰当事人,确保一切信息源真实,这些是基本的伦理原则。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学习记录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的基础原理

什么是讲故事?

讲故事可以分成两类:虚构类和非虚构类。

“虚构类”是小说题材、剧本等等,说白了,就是里面所讲的事情,全部都是靠作家自己的想象,编撰出来的。

“非虚构类”紧扣真实故事,依据的是实际发生过的历史,因此也被人们称作“叙事新闻”。

“非虚构类”写作要问哪些问题?

故事是在哪里开局的?开局在哪里结束?而中间部分又在哪里开始?中间部分在哪里结束?而结局又在哪里开始?

故事的层次有哪些?

1,事实。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叙事。

2,情感。是主要人物对事件的感受。如果能成功让读者抛下怀疑,用人物的眼睛来看,那么人物和读者的情感就合二为一了。

3,意义。是文章的节奏,用以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比如:爱的持久,智慧的盛行,孩子的成长,战争的残酷,以及偏见的歪曲。

其他同类书籍

  1.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学习记录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学习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