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原油寶”(一)

最近中行的“原油寶”暴雷引發了太多人的關注,我也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期貨交易本身就是一個複雜普通人難以理解的領域。如果很好理解的話也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了。最大的爭議就是投資者一夜之間變“負翁”讓人難以接受,不僅沒掙到錢,還倒欠銀行一屁股債。那麼銀行的做法合理嗎?投資者有權不還“債”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原油寶”到底是什麼?

目前在國內,中國公民是不能直接參與國際期貨市場的買賣的。每個公民每年可以兌換5萬美金到國外去,但是注意,這個5萬美金是不能直接投資到股票證券市場的。也沒有任何機構可以作為代理人讓中國公民去國際市場上投資期貨產品。所以中行並不是吸納國內資金代理投資人在國際市場炒期貨,而是在中國作為相當於國內原油期貨交易所的角色。是在國內創建了一個虛擬的原油交易市場。為什麼說是虛擬的呢?因為所有的買賣都是純投機的,期貨合約到期只能賬面交易,不能實物交割。作為投資者只知道在國外某個地方堆放著大量的巨型儲油罐,大家憑想象在買賣那裡的原油。但是實際上呢?“原油寶”的買賣並不依託於實物交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原油寶”的期貨交易與美國的原油期貨市場並沒有直接的聯繫,這是中國銀行在國內憑空創造出來的一個期貨交易市場的概念。把這種概念進行證券化,就成為了一種金融商品。現在問題來了?這樣的交易與真正的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有什麼不同呢?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我會以大約5篇短文儘量講一講我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