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劫后余生才做决定

“怎么这么牛啊”!

中国机长: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劫后余生才做决定

看过《中国机长》的人对这句台词一定不陌生。

朱亚文在这部电影里客串了民航管理局的调查员,飞机降落后他满脸严肃的进入驾驶室,看着驾驶室狼藉一片,走到机长面前意味深长的说出了这6个字。

但我相信这应该是每一位观众,乃至所有国人的心声。

因为最近热度比较高,所以决定亲自看一下这部号称可以媲美《萨利机长》的电影。

故事改编自2018年的川航8633航班的迫降事件,一架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飞机风挡突然破裂导致机舱失压,而驾驶舱在完全开天窗的情况下,机长惊险地把飞机紧急迫降至成都机场的事件,堪称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01

越是轻描淡写,越是动魄惊心

《中国机长》里驾驶舱的三位飞行员有多牛?

中国机长: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劫后余生才做决定

温度是零下40度,800公里时速飞行时风速达50米每秒,重点是当时的事故是风档破裂,相当于驾驶舱完全暴露,而两位机长和副驾只穿了衬衫。

由于地形原因,飞机无法立刻下降高度至3000米以下,氧气不足。就在这种已经完全超越了人类生存极限的环境下,刘传健机长把飞机安全降落至成都。

机长在最后在飞机上,和袁泉杜江说:“走吧,去给乘客道个歉。”

中国机长: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劫后余生才做决定

当时没有一位乘客知道机长舱所经历的任何险况,他们除了克服飞行的困难外,还要克服的困难比想象更惊险,更可怕,更痛苦。但凡多提一句,都能值得理解和尊重。

但他只字不提,只是说:我们去给乘客道歉吧。

02

尝尽了人间苦悲,才懂真情可贵

《中国机长》在前半部分,事无巨细地展现了航空人的工作细节,同时也用了大量的特写等镜头去刻画了乘客在机场候机时的日常百态,情侣间的分别,孩子的笑脸,友人的送别。

中国机长: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劫后余生才做决定

后半段的刺激紧张是从挡风玻璃破裂开始的,机舱的混乱,副驾驶的命悬一线,以及乘务恐惧但表情坚定的平复着乘客情绪。

这其中有几个让我感触颇深的镜头:

年轻人对着旁边那位素不相识的姑娘表达了爱意,飞机落地,他们如愿牵起彼此的手;我想如果不是这场意外,或许这段缘分也就这么结束;

一位老兵,上飞机时对乘务的帮助再三感谢。飞机失控在大家情绪波动时主动与乘务长一起维护秩序。飞机落地后,军人的坚毅让他的孙子决定先放下手中的事儿,陪自己爷爷去看战友;

起飞前对空姐发难,并称空姐是端茶倒水“高级服务员”的乘客,在飞机落地后,不再咄咄逼人,除了感谢机组人员,也对那通在开始时挂断的电话一再解释,只是脾气不再暴躁,多了几分耐心,告诉对方,一会儿就回家吃饭。

03

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

相信像电影中的那样惊心动魄的事情我们应该都没有遇到过,当然我也希望大家一辈子都不要遇到这样的事。

但是你是否有些事情,有些决定,或许碍于面子,或许其他原因,一直把他们深深埋在心中,等着有合适的时候和机会再去表露,慢慢的也就被搁浅,被遗忘。

后悔在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后悔在本来安逸的生活里憧憬着不切实际的生活;后悔学会了抽烟;后后悔曾经的太倔强后而错过了那个爱得人;悔曾经的自视清高而伤害到那些爱着我们的人......

中国机长: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劫后余生才做决定

有些事情如果决定了,就请义无反顾,不要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让自己后悔,毕竟生活很残酷,不是没见事都有机会让我们重新来过。

正如《后会无期》里说的:“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就是最后一眼。”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每一决定,每一件事,且行且珍惜,不给自己留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