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这里风俗的人都说养女儿果真是“赔钱!

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礼尚往来自古就是走亲访友礼貌待人的基础,"来而不往非礼也"被古人圣贤认可和发扬,不失为一种美德传承至今。

随着时代的变化,礼尚往来却渐渐开始变质,礼品被赤裸裸的金钱代替,盲目攀比,以人情论亲疏的现象不胜枚举,礼节变成了庞大的"人情债务",被很多人认为世风日下而深恶痛绝,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是普遍。

见过这里风俗的人都说养女儿果真是“赔钱!

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在西南一隅小编家乡的轶事,参加婚礼的人居然要随两份礼钱的习俗。看客们肯定要想,那岂不更是怨声载道,办婚礼的人家是想钱想疯了?脊梁骨都要被戳烂,婚礼怕是无人愿意参加了吧!恰恰相反,这种随两份礼钱的习俗却被当地人欣然接受和祝福。

小编家乡位于渝东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风纯补,但婚俗略异,结婚在我们看来代表着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变成亲戚,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感情,总结起来有说媒、看人户、走媒、烧香、办期晨(婚礼)五项流程,家乡的婚礼被切割成两天,第一天新娘家办喜酒,第二天新郎家办喜酒。女方的婚礼上,凡是来参加婚宴的宾客,都要随两份礼钱,一份给办喜酒的父母,一份给新娘子作为嫁妆带到婆家。

见过这里风俗的人都说养女儿果真是“赔钱!

这个风俗并不是变质的礼尚往来,由来已久,由于小编家乡家族和亲戚观念浓厚,走媒和烧香的流程时男方就要带着猪肉、白糖、白酒、挂面前来认亲,认亲的亲戚在女系婚礼时便要给一份丰厚的嫁妆。通常父母生下女儿后就会给女儿栽种一些红椿、柏木等适合做家具的树木,待女子十几年长到可以议亲后,便砍下树木给女孩打家具结婚时陪嫁带到婆家去,一般有木床、大桌子加高板凳一套、小桌子加矮板凳一套、衣柜、粮食柜、碗柜、这些大件家具。

见过这里风俗的人都说养女儿果真是“赔钱!

但女子成婚时要婆家亲戚带礼品,一来也是一个认亲的程序,二来也是对婆家的至亲表明自己娘家有家底儿,那么带什么给婆家的至亲呢,柜子、桌子不便送人,便约定俗成送被子,叫做"端铺盖"。但父母准备的棉花被子完全够不上女子去婆家拿去送的,便由女方的至亲打发给女子被子。其他远亲或乡邻宾客们则送床单、蚊帐、毛毯、温水瓶或其他小件物品作为嫁妆,一来每家都有女儿,也算礼尚往来;二来也是一份从小看着女子长大舍不得的情谊,当然新娘也不是白白拿走这个嫁妆的,会事先装好礼品或红包作为回礼,十分温馨。

见过这里风俗的人都说养女儿果真是“赔钱!

后来大件陪嫁跟着时代演化成过电视、洗衣机,由于如今通婚的时间和地域已经发生变化,陪嫁变成小车、房、或现金,宾客的随礼也就跟着时代发展,把礼物折现,就变成了两份人情,这不仅不是陋俗,更是一份传承至今约几百年的文化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