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恶心、呕吐不只是胃肠炎那么简单,可能肿瘤正在向你靠近!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肿瘤王医生,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恶性肿瘤所致的不全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病例:


警惕:恶心、呕吐不只是胃肠炎那么简单,可能肿瘤正在向你靠近!

病例简介:

女,53岁,因“纳差、腹胀1月余,恶心、呕吐1周”就诊。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症状,未予重视及治疗,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1周前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自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是胃肠炎,自行口服相关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今为进一步治疗就诊。病程中无发热、寒战,偶有腹痛,小便量少,大便1周未排。

既往体健,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家族中无肿瘤患者。

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肝功能、肾功能规未见明显异常,离子示:低钠、低钾,CA125:395U/ml,腹平片:左上腹可见明显气液平。腹盆腔增强CT示:右侧附件占位,肠系膜增厚,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

目前治疗:禁食水,静脉补液、抑酸、消炎、通便等治疗。

下一步方案:行腹腔穿刺引流术,从腹水中查找肿瘤细胞,明确诊断。

病例讨论: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病例,女53岁,腹部CT示右侧附件占位,CA125:395U/ml,考虑卵巢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因卵巢癌早期患者症状隐匿,无任何不适,因此只有肿物增长过大及腹水的大量出现时,才会出现明显的腹胀症状。这个患者就是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的。

警惕:恶心、呕吐不只是胃肠炎那么简单,可能肿瘤正在向你靠近!

小结:临床上遇到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疾病有很多,比如: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急性胆囊炎、肠道穿孔、肠梗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药物副反应等,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肠梗阻诊断及治疗。


恶性肠梗阻(MBO) 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是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最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 (5.5%~51%)、结直肠癌 (10%~28%) 和胃癌 (30%~40%)。小肠梗阻较大肠梗阻更为常见 (61% 和 33%),超过 20% 的患者大肠和小肠同时受累。


警惕:恶心、呕吐不只是胃肠炎那么简单,可能肿瘤正在向你靠近!

一、恶性肠梗阻诊断依据:

1、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后提示有恶性肿瘤可能的病例。

2、 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肛门排气或排便的症状。

2、腹部查体可见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4、X 线腹部平片/腹部 CT可见肠腔明显扩张和多个液平面。

阿片类药物:可根据病情选择吗啡、芬太尼等强阿片类镇痛药,对于无法口服用药的患者, 首选芬太尼透皮贴剂, 或吗啡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抗胆碱类药:包括氢溴酸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可用于阿片类药单药控制不佳的腹部绞痛,主要起解除痉挛的作用。

促动力药物:胃复安,适用于肠梗阻早期、不完全性梗阻。

中枢止吐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和丙氯拉嗪等; 或抗组胺药, 如茶苯海明、塞克利嗪可用于胃复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由于用糖皮质类激素有致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使用激素治疗时需要谨慎,地塞米松常用于镇痛或止吐治疗的辅助用药,

抗胆碱类:如氢溴酸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相对于抑制平滑肌的蠕动作用,抗胆碱类药对胃肠道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较弱,由于抗胆碱类药具有抑制消化液分泌的作用, 因此即使有腹部绞痛的 MBO 也可以选择使用。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可有效控制恶性肠梗阻所致的恶心、呕吐症状, 对于丁溴东莨菪碱治疗失败的上部肠道梗阻, 奥曲肽仍然有效。同时早期联用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 不仅可缓解症状, 而且可协同促进肠运动功能快速恢复, 逆转肠梗阻。

此外,恶性肠梗阻患者每天还需要补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需求的营养和水分才行,补液量多少应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三、卵巢癌晚期腹腔转移引起的恶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对于卵巢癌晚期腹腔转移引起的肠梗阻,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当无法满足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指征时,可优先选用化疗,等条件成熟后再选择姑息性手术治疗。


结术语:众所周知,在所有疾病中,癌症的致死率非常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谈“癌”色变。然而得了癌症并不是一定就被“判死刑”,癌症种类繁多,临床上主要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当然发现越早,对治疗越有好处,预后就越好。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私信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