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中生代时期,称霸地球许久的恐龙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此时,在海洋中,蛇颈龙正悠闲地伸着大脖子四处观望,它庞大的身躯看起来很像是牛,但是又有四个很短的鳍足,鳍不仅能够为其游泳提供动力,而且还有改变方向的作用。蛇颈龙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在海洋中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即使在后来面临着鱼龙、上龙的竞争,它仍然保持不败之地。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从化石中探索秘密

在人们的印象中,蛇颈龙的脖子是非常长的,其长度甚至占体长的一半以上。它常常会浮出水面,是个非常庞大的巨兽,甚至有人认为,蛇颈龙能够腾云驾雾,吞吐云海。由于未知,所以人们才会对它充满众多奇怪的想法和印象,但在生物学家发现蛇颈龙化石,研究化石,蛇颈龙的秘密逐渐被解开。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世界各地都曾发现过蛇颈龙的化石,但是第一张有关蛇颈龙化石的插图却是在1604年才绘制出来的,人们在看到插图后发出感慨,原来蛇颈龙是这个样子的。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化石被挖掘出来,蛇颈龙神秘的面纱被揭开,露出了掩藏在面纱下的真实面目。有博物馆根据所发现的蛇颈龙化石将研究得出的言论编撰成一本书,流传下来。不过当时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更多的人相信化石其实是古代鱼类因为受到人类的牵连而留下来的,而不是博物馆所总结出的那些结论。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蛇颈龙化石风波

1719年,英国有位叫威廉・斯图克里的生物学家偶然得到一块奇怪的化石,发现化石的地方据悉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化石并不完整,只保留了头骨部分,威廉・斯图克里辨别不出化石所属,他猜测头骨可能属于生活在海洋中的鳄鱼、海豚或者小鲸鱼之类的。他翻阅了很多书籍,查找各种资料,还专门组织专家来鉴赏过,但遗憾的是最终也没能确定这块化石所属。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这块化石被放置在博物馆中,被人们忽略,直到百年后才有位生物学家注意到了这块化石,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认为这块化石可能属于远古时代遭到灭绝的某种爬行生物。不久后,有位名叫玛丽·安宁的女孩发现了一块属于蛇颈龙亚目的化石,并将其制作为标本,这个发现举世轰动,蛇颈龙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在研究玛丽所发现的蛇颈龙化石时,觉着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认为这个化石是伪造的,但是在调查后发现化石是真实的,而且按时间算,化石应该形成于远古时期。若如此,古生物学将会迎来崭新的一页,蛇颈龙成为古生物学家的新宠,玛丽也因此成为炙手可热的化石专家。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拨开传说的面纱

蛇到龙的传说由来已久,一直蒙着层层薄纱,朦胧看不清,却又吸引人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在发现化石前,关于蛇颈龙的真实面目,人们幻想了很多,如穿着类似乌龟壳的海蛇,但事实上,蛇颈龙并不是蜷缩在硬壳内的。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严格来说,蛇颈龙属于蛇颈龙亚目,是众多爬行生物中的一种。在远古时期,蛇颈龙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向海生生物转变。演变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早期的蛇颈龙只能生活在干净的浅海区,以鹦鹉螺和鱼类为食,后期则能在深海区生存,同时饮食也呈多样化,随着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蛇颈龙成为海中一霸,曾经一度和鱼龙、上龙等称霸海洋世界。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蛇颈龙亚目的分类很多,对此生物学家争议很大,对于蛇颈龙与其他海洋生物的关系,也争议不断。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蛇颈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脖子很长,就像长颈鹿般,但并不是所有的蛇颈龙都是长脖子,有些则脖子非常短,事实上在海洋生物中比蛇颈龙脖子长的生物不在少数。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反观蛇颈龙的特征

蛇颈龙的身体又宽又扁,尾巴很短,头部很小,但是嘴巴很大,里面还有很多牙齿,体长在13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8米以上,四肢进化成为肉质鳍脚,看起来就像是划船的桨,鳍脚能够让蛇颈龙在水中进退自如,也能及时改变方向。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蛇颈龙最灵活的要属脖子了,脖子可以伸展也可以蜷缩,能够伸展脖子摄取远处的物质,也能蜷缩脖子进入面积狭窄的水洞。蛇颈龙属于卵生生物,在繁衍季节,会爬到岸上产卵紫殖后代。

  • 蛇颈龙游泳方式之谜

蛇颈龙靠简短有力的鳍脚来游泳的,即用4个巨型鳍脚划水,就像人们划桨般,4个鳍脚都朝着相同的方向划动,当要改变方向时,4个就朝着相应的方向划动,不过这种游泳方式遭到了生物学家的质疑,在1975年,这种说法被彻底否认。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古生物学家洛宾逊认为蛇颈龙的4个鳍在水中可以采用上下扑水的方式运动,这种游泳方式在海龟上可以看到。从外表来看,游冰方式呈8字形,这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水中飞翔"理论,即就像是在水中飞翔游冰,不过这种说法也遭到了否认。生物学家在研究蛇颈龙身体结构时发现,肩部骨骼的组合方式会导致鳍很难向上伸展,所以它很难像海龟那样大幅度上下摆动鳍。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随后生物学家提出了很多新的说法,在1984年,古生物学家古菲经过大量的调查后,提出蛇颈龙4个鳍是向身后方向划动,以此来推动自己前进,即海狮游泳法,这种游泳方法能够充分的利用鳍的长处。这种说法目前得到了众多生物学家的认可。

尼斯湖怪原型,人们印象里脖子有半个身子长的巨兽—蛇颈龙

在中生代的大型海生爬行动物中,蛇颈龙是最有名的,不仅仅是以它们为"设计蓝本"的怪物经常出现在人类的书本上,连最有趣的尼斯湖怪也是以它为原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