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概念:用戶、需求和產品

元概念:用戶、需求和產品

如果把產品經理所需要具備的知識體系稱作一門學科, 況且叫做“產品學”,那麼用戶、需求,產品這三個概念則是構建整個學科的元概念。所謂元概念,就是整個學科知識體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整個學科的知識體系都建立在若干個元概念之上,就好像“自然數”之於數學,“元素”之於化學,“力”之於經典物理學等。元概念如此重要,那麼對於整個產品知識體系而言用戶、需求,產品這三個概念是怎麼定義的呢?

如圖1-1所示,在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中,三個基礎概念之間的關係被清晰的展示,用戶產生需求,產品基於需求而被設計出來,從而又服務於用戶。需求決定了產品從哪裡來,用戶決定了產品到哪裡去。

元概念:用戶、需求和產品

圖1-1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

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清楚的定義了三個基礎概念之間的關係,但並沒有定義概念本身。用戶、需求,產品這些基本概念在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中都有明確的定義,但這些定義都是基於特定學科或者行業,例如用戶的定義更多是基於互聯網行業和IT行業,需求的定義更多是基於經濟學,產品的定義則偏向於經濟學和營銷學。

顯然,這些基於各種學科和行業下的定義,都不適合我們現在整個產品知識體系對於這三個基本概念的定義。因為以上各行業、各領域中對三個概念的定義都是相互獨立的,只為自己特定的知識領域服務。而產品知識體系裡的用戶、需求和產品,三大概念卻是緊密關聯,不能獨立存在的。當我們提到用戶的時候,這個用戶一定是基於一個產品,屬於某個產品的用戶,這個產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已經設計完成的,也可以是在規劃之中的。同理,讓我們提到需求的時候,但是這個需求一定是基於用戶的,屬於某一個用戶或某一群用戶的。當我們提到產品的時候,這個產品一定是基於用戶需求而被設計出來的。

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之所以不能給出三個概念明確的定義,是因為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且依賴的,不能用用戶來定義需求,又用需求來定義產品,最後用產品再來定義用戶,這會陷入典型的“循環論證”,是無意義且無效的。

為了打破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中的循環依賴,我們在關係模型中引入“人” 這個概念,即使生命的起源是多麼的神秘,以至於現在我們還無法完全搞清,但是“人”這個概念卻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被明確定義。這裡的“人”是一個集合名詞,可以理解為群體,群體產生各種需求,不同的需求被設計成不同的產品服務於用戶,而用戶就是群體中直接使用或潛在會使用產品的人。

元概念:用戶、需求和產品

圖1-2 人/群體—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

在圖1-2中的新框架下,由“人/群體”定義出需求這個概念,需求是人/群體在生理或者心理上產生的某種需要和訴求。緊接著需求定義產品,產品是滿足人/群體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種需要和訴求而被設計出來服務於用戶的實體或虛擬物品,狹義的產品包括我們使用的電腦、手機、APP,保險等;廣義的產品也包括人、組織、地點,思想等。最後,產品定義了使用產品的用戶,用戶是群體中直接使用或潛在會使用產品的人/群體。

綜上,在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中,引入“人/群體 ”這個基本概念,使得每個概念的定義,都遵守一個完整邏輯關係。至此,整個“產品學”知識體系下的三大基礎概念被清晰的定義。

一些讀者,尤其是產品經理讀者,讀到這裡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這些不證自明,大家都懂的概念,筆者需要花費這樣的篇幅去解釋,有什麼意義呢?

是啊,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也在思考,這些基本概念隨便一說,似乎人人都懂,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去深挖它的定義,去尋找定義的邊界有什麼意義呢,這些定義能帶來產品能力的提升麼,能對產品工作產生有價值的指導麼?

晚點,回答“意義”,先說說,我要寫什麼。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公眾號底部菜單開設了一個“產品經理”的專欄,未來我會寫100篇文章來建立產品經理整個知識體系框架,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知識體系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產品經理的角色定位、文檔的撰寫方法、原型的設計方法、流程圖的畫法、架構圖的畫法。

用戶研究能力建設、產品分析能力建設、需求管理能力建設、產品設計能力建設、用戶體驗能力建設、數據分析能力建設、技術理解能力建設、項目管理能力建設、行業&商業分析能力建設。

通用的產品功能設計、通用產品邏輯設計、基礎形態產品設計、基礎系統理解、通用產品體系介紹。

產品學習方法論,產品求職面試方法論,產品職業成長與人生定位。

現在,回答“意義”

這專欄的寫作初始,我內心一直交織著有兩種心態,這兩種心態分別決定著這個專欄會以一個怎樣的內容框架來面對讀者。一種是“工人心態”,以工人的心態寫這個專欄,那麼作為一個已經工作若干年的產品經理,總結自己工作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方法來完成發佈,就好像機床車間的大師傅傳授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方法給小師傅一樣,在這種心態下“how”比“why”更重要,只需填充零碎的思考和案例以構成內容結構,不用總結出全面的知識體系,並抽象出具體技能的方法論以及有效學習的學習方法,這樣做自然也是輕鬆的。

但我內心更傾向於另一種心態:“學者心態”,以學者的心態來完成這個專欄,工人心態注重1+1=2的使用,注重零散的經驗和方法的總結,而學者心態注重1+1=2的證明,注重整個知識體系的完整發生和閉環,面對從概念到基礎、從基礎到中階、從中階到高階,以及職業和成長這樣的結構,寫作起來自然也是不易的,但我始終覺得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讀者,這樣的寫作都是有價值的。

自1927年,美國P&G(寶潔)公司出現第一名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以來,標誌著產品經理這個職位誕生於商業和市場,整個知識和技能體系都受到行業、商業和市場的驅動而發展。就好像電子商務一樣,最初也是誕生於市場而非高校,但後期也被高校引進作為一個專業來學習。

我始終對未來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那就是假如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整個知識體系,最終形成一門學科叫做“產品學”,並進入高校作為一個主修或選修課程,那麼這個課程一定會有教科書級別的教材,那時候產品、需求,用戶這些概念就不能只停留在一說大家都明白的基礎上了,一定需要被嚴謹的定義和使用。也會有大量的被嚴格定義的概念、規範的方法,標準的技能出現在教科書上。如果我的文章中,某個概念、方法,觀點以後有機會被引入教材,這或許是對於一個寫作者莫大的鼓勵,這也是我選擇用學者心態來寫這個專欄的原因和動力。

對於讀者們,也許也會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工人心態”,只關心經驗,技巧和方法的習得,不關心這些知識本身內在的生髮機制,實用就行,不求甚解。另一種是“學者心態”,抱著求知、解惑,追智的心態,去塑造自己整個產品知識體系的框架。

我更希望讀者們,特別是產品經理的讀者們,能以學者的心態來閱讀這個專欄,以學者的心態來學習產品知識,短期來看在實用性層面也許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這種在學過程中的溯源精神、求知精神,追智精神一定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思維和習慣,也必將在職業成長這個長期的過程中體現它的價值。

同時也希望未來的“產品學”和項目管理學、品牌營銷學、軟件工程學等學科一樣,作為一種工具,培養的是學習這門學科的人的專業知識,以及這門學科帶給他的思維方式。學習產品的同學,畢業後並非要做產品經理,但是他一定很懂產品,具備產品視角和產品思維。就好像學習軟件工程專業的同學,畢業後不一定要做程序員一樣,但是軟件工程的知識,那些0和1的設計思想,註定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讓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更加多維。

最後,希望已經關注“思維改變生活”這個公眾號的產品經理們和想成為產品經理的讀者們,在追求成為或者做好一個產品經理這個單一的目標基礎上,試著把目標格局放大一點,追求產品知識本身來帶的產品思維和產品觀。以學者的心態作為學習和成長的武器,讓優秀成為一種長期主義。

最後

說來挺有趣,當初選擇成為一名產品經理最直接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一句話和一個比喻。張小龍在《微信背後的產品觀》演講中說:“產品經理是站在上帝身邊的人”。在《喬布斯傳》裡,喬布斯把產品經理比喻成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家,指揮著絃樂、打擊樂、木管,銅管以及特色樂等,帶領樂隊為觀眾演奏出動人的作品。

在那個時候,“上帝身邊的人”和“指揮家”的形象,就在我的內心埋下了小小的種子。我希望大學畢業後能成為一名產品經理,設計出偉大的產品來改變世界。時至今日回顧當初的想法,雖然顯得年輕稚嫩,但卻是點燃自己產品經理職業生涯的火種,值得被長久地守護。

時至今日,我已經畢業接近四年的時間了,回顧過去的整個職業生涯,覺得自己很幸運,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值得一生去熱愛的職業。我寫下這些看似“無意義”的文字,一方面對於產品熱愛的表達,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幫助到一些剛畢業和曾經的我一樣熱愛產品,但是又迷茫不知如何開始學習併成長的初級產品經理們。

在一個不成熟的行業,即一個沒有教科書級別的概念、定義、理論和知識體系的行業,初學者們總是會存在迷茫和麵對彎路。行業的成熟需要時間,甚至漫長,但是個體的成長卻有著黃金的窗口期。如果我的文章能夠給新進入這個行業的產品er們一些幫助,指引其學習和成長,在產品學習和成長的路上少點迷茫和彎路,那也是我的樂趣所在。

最後的最後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產品經理。希望你們對產品的熱愛,就像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向這個世界散發著溫暖和明亮。我是Allen,一個熱愛產品的產品經理,堅定的框架主義者,成熟的理想主義者、樸素的英雄主義者、精緻的現實主義者。期待與你交流和對話,相遇和相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