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說起頭上戴花的男孩子

大家腦海中是不是立馬蹦出這樣唯美的畫面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或者是這樣的......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可是這造型越看越熟悉是怎麼回事,貌似水滸傳中也出現過男子頭上插畫的景象?小霸王周通的鬢邊插著“象生花”,小嘍囉頭上也插著野花。書中更是多處提到了男人頭上插花阮小五是“鬢邊插朵石榴花”;楊雄是“鬢邊愛插芙蓉花”

;浪子燕青,“鬢邊長插四季花”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水滸傳》劇照

插花於頭上,這叫“簪花”。頭上簪花,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到了唐代,更有大家熟知的《簪花仕女圖》,可見女子簪花已經非常流行,但是男子簪花的習俗從何時開始?又有哪些經典的畫作刻畫了這一有趣的現象呢?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簪花仕女圖》

一、男子簪花的由來。

大概從唐代開始,男子簪花現象已經出現。杜牧曾有詩云:“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即為明證。兩宋時期,男子簪花更是時尚與流行的象徵,當年37歲的蘇軾就曾於一場酒宴後說自己“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二、畫家構建的頭戴簪花的男子形象:民間與宮廷都有簪花男子的身影。

既然“男子簪花”的習俗流行於宋朝,那我們不如就從宋畫談起。如果說唐代男子簪花多與科舉考試相關,宋代男子簪花在民間更是相當普遍,這樣說的一大證據就是宋代風俗畫中的“男子簪花”之景,有圖為證。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南宋 蘇漢臣《貨郎圖》 鬢邊簪花的男子

看看這粗獷的面龐,看看這妖嬈的身姿,即使是賣貨的小販,也得賣出自己的態度。與達官顯貴們不同,平民百姓簪花不講求品種,也不在乎禮儀,更多的則是風氣使然。男子們頭戴一枝花,就是為了好玩,外加一點點祝福之意,多麼淳樸又開放的社會環境啊!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南宋 蘇漢臣《貨郎圖》 鬢邊簪花的男子

民風的形成少不了統治者的推動,宋代的時尚達人首推皇帝,對花的喜好堪稱“花痴”了。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徽宗“駕登寶津樓,......駕回則御裹小帽,簪花乘馬”。

重點是皇帝們不只是賞花、簪花,還賜花。清代蘇六朋的《簪花圖》,據說就描繪了宋真宗賞花給臣子的場景,畫中男子負手而立,正在等著身後的美女將賞賜之花戴在他的頭上,皇帝大臣們皆簪花,時尚潮流就此形成。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清代 蘇六朋 《簪花圖》 立軸

當然,特定的節日和活動,宋代男子們也會選擇頭戴簪花,除了蘇軾這樣的大文豪在喝酒時簪花助興之外,宋畫中也不乏“飲酒簪花”的場景。《春社醉歸圖》中的老爺爺,頭上帶著一簇花,臉上則是迷離模樣,這顯然是剛喝完酒回家的場景啊,說不定頭上鮮豔的花朵,就是與友人喝酒助興插上的。在這裡不得不提醒一句:醉酒不能駕駛。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春社醉歸圖》局部 (舊傳李唐) 圖中男子頭戴簪花

同樣是喝酒的場面,同樣是簪花的男子作為畫面主角,明代陳洪綬的《升庵簪花圖》卻是另一番景象。畫面描繪了楊升庵(即楊慎)被流放雲南時為譏諷時政,曾醉酒後以白粉塗面,髻上插花,與學生和妓女遊行於市中。畫中的楊慎,頭上簪花數朵,格外醒目,這裡的簪花場景不僅不是快樂的象徵,還無端給人一種諷刺之感,將主人公失意放縱的生活描繪出來,可真是不如意的簪花人啊。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升庵簪花圖》局部 明 陳洪綬 圖中男子頭戴簪花

明代畫家仇英,同樣畫過一幅經典的“男子簪花圖”——《四相簪花圖》,這幅畫的靈感來自宋朝的一個故事:

揚州有一種名貴的芍藥叫金帶圍,非常華美。韓琦在揚州做太守時,衙署後院裡金帶圍花開四朵,於是就邀了王珪、王安石、陳昇之三位朋友一同飲酒賞花。酒至興起他們直接一人頭上戴起一朵。後來的三十年中,四人則相繼成為了大宋朝的宰相。

畫面為典型的工筆人物,服飾線條及人物神情都刻畫的靈動細膩,男子簪花的動作更是描繪的極為自然。這簡直是古代版F4,怪不得從唐代開始,男子簪花就與科舉考試相聯繫,頭上戴花居然還能保證考試考過、升官發財?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明 仇英 《四相簪花圖》

黃慎所作《簪花圖》中的男子也是韓琦,可見這一題材在畫家筆下有多種表現形式,與仇英的工整細緻不同,黃慎的畫風明顯帶有豪放之氣,大筆揮灑,頗有拙趣。至於黃慎為什麼也選擇這一題材,或許是因為黃慎作為揚州職業畫家,刻畫曾經的揚州太守能夠擴大藝術市場吧!

古畫中簪花的男子,顏值竟不輸小鮮肉?

黃慎 《簪花圖》 局部

看來,小鮮肉們拍攝雜誌大片時頭上戴花不是首創

古代的小哥哥們同樣追趕潮流

勢必要做人群中最美麗的“花美男”

如果追星女孩穿越到古代

該選誰C位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