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二十八年前写过一首古体诗,道尽了她的一生,令人感慨

二十八年前,陈晓旭距离87版《红楼梦》上映才几年,她饰演的林黛玉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一生,如今她已逝去多年,每当我们提及林黛玉,总会想起陈晓旭的模样,林黛玉和陈晓旭已然融为一体。大约在1991年秋天,陈晓旭写下了一首古体诗,以竹自喻,这首咏物诗实则道尽了她的一生,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古体诗。

陈晓旭二十八年前写过一首古体诗,道尽了她的一生,令人感慨

贾宝玉(欧阳奋强)与林黛玉(陈晓旭)

这首诗名为《石竹》,大概是陈晓旭在二十六岁时所作,诗歌如下:

虚怀亮节生石隙,

春露秋霜染青衣。

风骨不朽作书简,

留与人间写传奇。

没有多么华美的辞藻,只就淡淡地把竹子的一生描绘下来,却能从字里行间读出陈晓旭对竹子坚韧品质的向往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那份坚毅。多少年后蓦然回首,发现陈晓旭的一生和这石竹的一生竟有些相似,不禁令人感慨。

陈晓旭二十八年前写过一首古体诗,道尽了她的一生,令人感慨

陈晓旭

细细读来,首句说的是竹子并没有假装自己有多么高尚亮节的品质,而是默默地从石头缝隙中生长出来。这句诗体现出竹子的坚韧,石头压着也要生根发芽,傲立世间。竹子的坚韧在陈晓旭心里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做人便要学竹子这般的品质。

再看第二句,这句诗说的是竹子历经了春夏秋冬,任凭春雨还是秋霜的洗涤,都毅然挺拔。这句比上一句的情感更进一步,将竹子的坚韧通过四季变化体现出来,竹子尚能如此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坚韧不拔,我们自己也要不畏困难,饱经风霜之后也要笑看未来。

陈晓旭二十八年前写过一首古体诗,道尽了她的一生,令人感慨

林黛玉

接着读第三句,这句说的是竹子并不会朽烂,而是成为了书简作为书籍一直保存下来。这句说的是竹子的一生,不像落红一般尘归尘,土归土,竹子成为了书简,刻上文字成为万卷书籍保存千秋万世,人们多年以后也能看到竹子上面记载的内容。这句诗赞扬了竹子的伟大,从出生到未来,竹子一生都在发光发热。

然后再看最后一句,这句抒发了感慨,说的是竹子的一生便这样留给了人间,人们在竹子上刻写着许多传奇的文字和故事。这句承接上一句,把竹子的作用和贡献深刻地阐明,竹子上刻着文字,文字里的传奇更像是竹子传奇的一生。此外,这句用了借代的手法,竹子的传奇亦是陈晓旭自身的传奇,竹子的品格亦是陈晓旭的品格。

陈晓旭二十八年前写过一首古体诗,道尽了她的一生,令人感慨

林黛玉

四季轮回,经年以后,我们亦能感受到陈晓旭心里的那份热忱,竹子有意义的一生亦是她的人生追求,她的林黛玉经典形象永远地记在了人们心中,她的才华令人惋惜,却也令人值得回味。

留与人间写传奇,陈晓旭的传奇一生令人感慨,她对石竹的那份坚韧品格的向往亦是值得我们学习。永远的林黛玉,永远的陈晓旭,永远的怀念,在最美好的时光里记住了这份经典,致敬经典,致敬传统文化。(文/云冗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