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最近,微博被李宇春的演技刷屏了。

作為歌手的李宇春,參加了一檔演員類的競演節目《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在節目中,李宇春一改往日舞臺皇后的形象,扮演了一回《無名之輩》裡高位截癱的馬嘉旗。

不僅沒有讓人出戏,甚至讓人驚豔:“哇,李宇春居然還是個好演員!”。

對於為什麼能夠演出這個人物的精髓,李宇春把它歸功於孤獨感。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李宇春和馬嘉旗一樣嗎?當然不一樣!

一個是萬人擁戴的偶像巨星,一個是無人問津的高位截癱。

可是在孤獨這件事上,她們是一樣的。

所以,李宇春說:“我就是另一個馬嘉旗,那種孤獨感我很懂。”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一夜成名的李宇春,有多少讚美,就有多少詆譭,一個人來到北京,無親無故,因為明星的身份,漸漸被往日的朋友疏離,再多的流言蜚語也要自己背,無人可以傾訴,有時候只能跟車窗上李宇春的影子說話。

租的地方沒有傢俱,爸爸來看她,看到她坐在礦泉水箱上的背影,讓他一輩子難忘,原來我的女兒是這樣的狀態,像個孤獨的與外界隔絕的孩子。

在孤獨面前,眾生都褪去了光輝,明星也是凡人,沒有濾鏡。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另一位出圈的好演員易烊千璽,也是一位孤獨患者。

比起王俊凱和王源,易烊千璽永遠是沉默寡言的那一個,很少笑,那雙看過了太多冷暖和殘酷的眼裡,似乎藏了很多心事。

《親愛的客棧》裡,看著易烊千璽釣魚時孤單的背影,王珂感嘆:“千璽在這種生活壓力和成長環境下,他有可能走一輩子這樣的路,沒有一般的孩子那麼快樂”。

一夜成名的代價是被迫成長,被迫成長帶來的是不可言說的孤獨。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怎樣的臉是孤獨的

孤獨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個整容師,會在孤獨的臉上烙上冷靜、剋制遊離的烙印。

李宇春和易烊千璽的臉上,都有這種特質。

李宇春臉的輪廓量感大,是典型的方臉,五官雖然較為單薄纖細,但面部佈局舒展,這種矛盾反而增添了個性美感,不同於千篇一律的網紅,是一張可以讓人記住的臉。

除了自身的氣場外,李宇春會有“冷”感,她私底下也是一個安靜低調的藝人,不愛說話,很少笑,身上帶的是一種“清冷”的氛圍。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而她的冷感主要來自於:

眉眼:我們說起好看的眼睛,總是會自動聯想到雙眼皮、大眼睛,但這樣的眼睛要麼懵懂,要麼魅惑,容易飄,少了點定力。李宇春的眉眼雖算不上精緻,但英氣十足,眼神異常堅定,給人一種沉穩堅毅的大氣感。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下頜:女性普遍不喜歡有明顯線條的下頜,怕破壞了柔美,但下頜是力量倔強的象徵,李宇春的方下頜,除了給她力量感外,還平添了不易被撼動的定力。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嘴唇:

李宇春五官中最尖銳的部分來自唇部的線條,唇薄,嘴角尖銳,閉合狀態好,彷彿總是在冷靜觀察,不輕易說話,十分內斂剋制。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易烊千璽和李宇春的臉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強勢的下頜線條,嘴唇閉合良好,嘴角尖銳,但易烊千璽的冷感主要來自於眉眼,比起李宇春眼神的堅定,易烊千璽的眼神有了一絲

陰鬱,陰鬱也催生了冷感。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李宇春扮演高位截癱首談孤獨 | 明星的孤獨是怎樣的感受?

冷感強的人,會自帶距離感疏離感,他們往往喜歡遊離在人群之外,習慣獨處。

久而久之,孤獨就寫在了臉上:不輕易袒露情緒,更習慣獨自思考,很少笑,低調淡漠。

這也就形成了孤獨的眾生相。

高級的孤獨,是一種美學氛圍

人們之所以排斥說孤獨,害怕說孤獨,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get到孤獨的正確打開方式,當你駕馭了孤獨,你會發現,高級的孤獨其實是一種稀缺的美學氛圍。

孤獨的臉,往往帶著幾分高級美感的意味。

孤獨的空間感激發人的思考,而思考後沉澱下來的氣質,讓整個人充滿了戲劇張力

所以我們會發現,李宇春和易烊千璽的硬照表現力都非常強,連演技都十分在線,這也源於他們是內心有故事的人,內在的強大豐盈,激發了外在的強勢表現。

而那些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光輝一頁的藝術家往往都活在無盡的孤獨之中,梵高、貝多芬、叔本華無不孤獨。

可以說,孤獨是藝術的沃土,孤獨的氛圍催生了藝術家別樣、極端甚至痛苦的靈感,孤獨中產生的創作,像黑暗中浴血的花朵,殘酷的生命美感直擊人心。

如何擁有高級的孤獨

誠然,並不是所有的孤獨,都是好的孤獨,孤獨的高級與否,在於它是不是人的自主選擇。

被動孤獨的人,會在燈紅酒綠間尋找救贖,最後被無情反噬。

主動孤獨的人,選擇迴歸內心,實現與孤獨和平共處的自洽。

弱者忌憚孤獨,強者凌駕孤獨。

就創作者而言,孤獨是上天的禮物,當你把孤獨情緒下衍生的產物都傾注到作品中去,作品便散發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力量,不是空洞的呻吟,而是血肉清晰的質感。

而普通人想要實現進階,首先要正視和孤獨的關係,孤獨就在那,它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你要做的,不是驅趕,而是不斷充實內在的豐盈,用自我肯定的信念和它對話,把孤獨帶來的壓抑、無助轉化為內在的定與信,將眼前單薄落寞的孤獨進化為更為高級飽滿的孤獨,實現為你所用的“孤獨自由”。

但最終你還是要明白,沒有人能有幸完全脫離孤獨,你的靈魂要耐得住孤獨,你的孤獨就不會是一潭死水,而是釀成了歷久彌香的酒。

孤獨是種認可,我願為我狂熱。

只要你坦蕩、從容、安謐,哪怕孤獨地活著,也是一種人生的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