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商品、營銷、服務”賺錢三要素,讓你的藥店利潤奔跑起來

自從國家對開藥店的政策放開以來,全國的藥店總數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各路資本紛紛進入這一領域,尤其是信息時代,網上到處充斥著藥品利潤極高的雷人雷語,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個人創業者進入,我前些年在一家公司負責加盟的時候,有養豬的、有賣服裝的、有開飯店的等各式各樣的人傾囊而出,然而好景不長,一旦進入這個行業之後,才發現原來利潤高都是別家的,自己家的利潤就只有可憐的二、三十個點,扣除房租、人工、水電等費用,一個月忙乎下來,似乎也沒賺到幾個錢,甚至有些藥店一直在虧損,再加上藥店的政策壁壘,一時間開藥店的“圍城”論又起——圈外的人想出去、圈裡的人想出去,其實,藥店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行業,就是以藥品為商品的零售行業而已,這些年的發展,行業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並不存在遠高於其他行業的利潤水平,當然,只要掌握的方法,也不比其他行業更難做,今天就跟大家講講我總結的藥店賺錢三要素:商品、營銷、服務。

把握好“商品、營銷、服務”賺錢三要素,讓你的藥店利潤奔跑起來

藥店賺錢三要素

一、商品

我一直的觀點是“零售以商品為本”,零售的定義就是“將產品或服務出售給消費者,供其個人或家庭使用,從而增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的一種商業活動”,這裡的“服務”主要是類似金融業的個人存貸款服務之類的,與藥店的服務不同,所以作為藥店而言,商品是核心的要素。我們作為顧客去到一家藥店,我們也是希望能夠購買到對症的藥品,如果沒有對症的藥品,你的服務再專業,都不能成交,也即是不能為你的藥店創造收入。所以商品這一要素當中,第一位的又是商品結構——你要有顧客需要的藥品。說到這一點,大家都應該會比較認可,“缺貨”是藥店的大敵,但事實上,缺貨有主觀的和客觀的之分,所謂主觀的缺貨就是,你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顧客的需求千差萬別,你如果試圖去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你就完蛋了,你會每天疲於奔命,而且國家有18萬餘種藥品,上市銷售的沒有5萬也有3萬,因此,我們只能去滿足我們所在商圈的主流顧客群體的需求,從幾萬個商品去做出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商品結構。

其次,商品的第二個內容是商品價格。物美價廉是顧客永恆的追求,零售行業由於商品的同質化嚴重,在商品一樣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就成了影響顧客購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對顧客,永遠不要說,我們的服務好,所以我同樣的商品可以比別家賣得貴,你只有一個辦法,勤市調,永遠比你的競爭對手便宜5%。

把握好“商品、營銷、服務”賺錢三要素,讓你的藥店利潤奔跑起來

商品

二、營銷

對於藥店的經營,我們的經營者大多可能更關注營銷,似乎營銷是一個可以無中生有的法子,但請記住,沒有好的商品結構和美麗的商品價格,過度營銷只會適得其反,因為這會讓更多的顧客看到你的不足,所以,我們講開展營銷活動,一定是以商品為基礎的。

傳統的營銷手段是“請進來”,就是通過利益誘惑,把顧客請到店裡來,理論上說,一家店,你想做多少生意都能做到,只要你付出的利益誘惑足夠大,比如買100塊錢,返100現金,不要錢嘛,你一天想做一百萬都能做到,問題是這種代價你承受不了,所以營銷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買贈、打折、會員等手段都是如此。

傳統的營銷手段是著眼於藥店的實體無法被搬動,顧客只能被“請”過來,但互聯網的發展,使我們有了“送出去”——把我們的商品和服務送出去的可能,比如O2O、電商、遠程診療等,這大大拓寬了我們的營銷思路,但千萬不要被忽悠了,O2O也好、電商也好,他們只不過是拓寬了營銷思路,如果你的商品結構、商品價格,以及下面要講的第三要素:服務沒有什麼優勢的話,這種所謂的“新零售”並不會真正改變什麼。

把握好“商品、營銷、服務”賺錢三要素,讓你的藥店利潤奔跑起來

營銷

三、服務

平時我們所講的服務,更多的是指員工的專業和態度,尤其是一些外行人開的藥店,對服務態度看得很重要,其實,專業遠比態度重要(當然態度也重要),而且在這裡,這兩點只是我們所說的服務的軟件方面,服務的硬件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服務的硬件主要就是指裝修和購物環境,或者說就是購物環境,之所以把裝修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這一塊的投入比較大,大家喜歡省錢,為什麼品牌的藥店,一進去,會感覺很舒服?因為他的店堂裝修是經過設計師設計的,包括佈局、燈光、人流動線等,不像你開一家店,可能自己隨手畫畫就好了,購物環境真的會在無形之中影響顧客對你的評價,尤其是現在消費升級,大家越來越關注品質的時候。

把握好“商品、營銷、服務”賺錢三要素,讓你的藥店利潤奔跑起來

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