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四川梓潼的七曲山大庙

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享有“文昌祖庭”的美誉。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的道教宫观“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道教文化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

七曲山大庙天尊殿的建造从整体格局的设计到建筑工艺都可以说是“独居匠心,巧夺天工”,让人赞叹不已。在《中国建筑史》中,中国古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就特别说明了天尊殿。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梁思成林微因夫妇考察七曲山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中国建筑史中对天尊殿的记载

天尊殿在院内最高处,殿广三间。单檐歇山顶,结构宏伟,其中斗拱之分配,前面为单超双下昂脊面及两山则在柱头施栌挑梁,该殿营造年代当于明初中叶构也。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天尊殿平面图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琉璃瓦

屋顶铺设绿色琉璃瓦排列整齐,与周围葱绿的柏树枝交相辉映,动静结合的方式形成七曲山独有的建筑特色。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莲花宝台

屋顶正中位置是象征吉祥如意的莲花宝台和魁星点斗塑像,形态各异的神像使天尊殿格外显得格外神圣而庄严。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鱼尾龙头神兽

正殿旁配殿屋脊的两端,分别装饰着传说中可以驱邪辟火的鱼尾龙头神兽。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单檐歇式山顶

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建筑——梓潼七曲山大庙

鸭嘴昂

殿堂采用大木结构,殿前檐椽伸出2米却没有檐柄支撑,压在柱子后面的彩虹鸭嘴昂和梅花斗拱在梁枋之间支撑重量和保持平衡起到分力承重的作用。七曲山古建筑群不仅是中华历史文化的见证,而它精湛的工艺,巧夺天工的设计,更是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勤劳汗水的结晶。

(定期分享,一起认识中国古建筑,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