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博物馆:多少憾事不由人

北京的悲剧在于,由于共产党人的远见,它在战火中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然后在和平建设时期去被逐渐毁掉。——王军《城记》

17 年开播的央视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将故宫博物院及八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 27 件“国家重器”带入大众视野。节目邀请了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灵活多变的“小剧场”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

你看,我们让文物活起来,最终其实仍旧是提醒人类自己:莫忘记,莫麻木,莫在走向未来文明之时抛下了过去的文明。然而你可知道,博物馆之外,多少文化遗产消失在城市的尘土之中。今天的走出博物馆,小编给大家分享第一个“憾事”。

走出博物馆:多少憾事不由人

北京古城墙——千年古都的眼泪

走出博物馆:多少憾事不由人

北京古城墙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至清代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然而如今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取代。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城基宽24米,城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毛土墙。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古城墙是保留还是毁灭的争论僵持不下。有观点断定,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公事,现在已经多余,而且阻碍了城市的交通发展。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在世界上封建时代的名都中,北京城是唯一得以完整保留的,对它的保留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还为此提出“梁陈方案”,建议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让旧城成为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然从1952年开始,几年内,北京外城的墙被全部拆除,1969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拆除,城砖大多用在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工程设施上。北京古城墙的拆除,让梁思成万分痛苦。“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1953年,林徽因由于肺病的缘故几乎说不出话,但为了保住永定门城楼不被拆除,她说:“你们拆去的是有着800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一定会后悔,那时再盖的,就是假古董。”

2004年,“假古董”永定门城楼重新竣工。

走出博物馆:多少憾事不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