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生”新加坡失守後 東南亞受傷的不只旅遊業

曾被世衛組織公開稱讚為防疫模範的新加坡,卻在最近這段時間遭遇了滑鐵盧,確診病例兩週新增五倍,如今更是直接超越日本。對新加坡而言,外籍勞工曾是它的勞動力源泉,如今卻成了它疫情爆發的癥結。更重要的是,嚴重依賴國際貿易秩序的新加坡,其疫情反超也更像是一個縮影,在經濟的四梁八柱上,東南亞受傷的絕不只有旅遊業。

新加坡疫情宛如過山車,穩定數日之後,突然迎來二次爆發。當地時間27日,新加坡衛生部稱,截至當天中午,新加坡新增79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4423例。相比起來,在亞洲領域,截至當地時間28日10時30分,日本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只有13614例。

799例新增病例對新加坡來說已經是好消息了。4月20日,新加坡新增確診1426例,創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隨後連續四天新增確診病例破千。4月22日,新加坡便已成為東南亞首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萬的國家,而從4月1日至4月22日期間,新加坡新增感染人數超過了9000人。一些醫學專家提到,由於檢測力度尚不足,新加坡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高於報告數。

至此,情況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折。早在2月中旬,世衛組織應急方案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還公開點贊新加坡的防疫工作,稱新加坡不僅排查新冠肺炎病例,還在排查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是個很好的典範。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表示,新加坡在探測病例、追蹤接觸者和阻斷傳播方面的舉措非常有效,其他國家應該效仿。

但在3月末,情況急轉直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外籍勞工宿舍集中爆發,隨後一發不可收拾。27日的數據顯示,新增的79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764例是居住在集體宿舍的外籍勞工,社區感染者只有18例。新加坡衛生部發布的公告顯示,近3/4的新增病例是外來工人,主要來自印度和孟加拉國等國家。

同日本一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也是新加坡的痛點,但不同於日本試圖將老人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的做法,新加坡政府則將解決方向瞄向了引進外勞,而他所提供的則是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所不具備的收入水平。取長補短之下,造就瞭如今的現狀。

據瞭解,在新加坡570萬總人口中,大約三分之一是外國移民,他們中大多數是外籍勞工,承擔了新加坡大量底層工作。他們居住的地方也多半是擁擠的勞工宿舍,想要保持一米的隔離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就導致了後來新加坡疫情的二次爆發。

對外籍勞工的依賴僅僅只是新加坡眾多“依賴症”中的一面,而從新加坡在整個東南亞乃至世界經濟中的位置,也能進一步推演出疫情給東南亞帶來的連鎖反應。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稱,新加坡是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且全球化程度很高,很多產業沒有形成獨立,疫情二次爆發首先會對新加坡本身的對外貿易造成影響,再加上全球疫情的蔓延,毫無疑問會衝擊新加坡經濟。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8日發佈的《宏觀經濟檢討》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持續更長時間,解除防疫措施必需循序漸進,因而阻礙經濟恢復和強力反彈,致使全年經濟表現展望數據將超過政府之前預測的萎縮4%到1%。4月2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剛剛發表電視演講稱,政府決定延長阻斷隔離期限至6月1日。屆時更多工作場所將會關閉,但所有援助措施也將延長。

對東南亞國家而言,隔離也意味著旅遊的阻斷,但要注意的一點是,旅遊業也是這些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今年2月,泰國入境遊客同比大跌44%,已有8家酒店申請破產、21家酒店停業。越南入境遊客同比下降22%,印尼巴厘島的酒店入住率也僅為20%。越南媒體當時的調查顯示,該國74%的企業表示若疫情和有關限制措施持續6個月以上,他們將破產。

如果只是旅遊業的衝擊倒還簡單,但對東南亞而言,衝擊卻是全面的。許利平稱,東南亞的11個國家情況有所不同,整體來看,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這些海島國家的疫情蔓延形勢比較嚴峻,中南半島地區如越南、老撾等國則因政治體制有所不同,管控也較為嚴格。

許利平補充稱,東南亞整體上較為主要的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已經成為經濟支柱的紡織業、包括汽車裝配在內的傳統制造業等,如果疫情情況持續緊張的話,這些產業可能都會受到影響。此外,東南亞大部分國家都是外向型經濟,以出口為主導,疫情全球蔓延,海外訂單減少,外向型產業受到的衝擊就越來越顯著,服裝及汽車零配件等產品的出口也會相應減少,出口行業遭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北京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