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

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

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
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
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
鄰水縣讓主題教育走進田間地頭

連日來,廣安市鄰水縣縣級領導帶領各單位和部門深入田間地頭,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助力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落實主題教育成果。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縣在紮實學習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項,找癥結、出實招、下實功,切實破解難題,以主題教育的實際成效推進工作邁上新臺階。

邻水县让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

鄉村振興與農業創客現場交流會

“領頭雁”振興鄉村經濟

“要打破部門界限,整合技術力量,成立黃精中草藥技術小分隊,給種植中草藥的農戶們開展現場指導培訓,責任包抓、精準服務。”這是鄰水縣主要領導在柑子鎮桅子村的中草藥苗圃調研時,向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出的要求。

據介紹,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我縣強化“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明確黨委書記作為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切實加強對村級鄉村振興工作指導,形成了縣、鄉(鎮)、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級工作體系。

在鄰水決策層看來,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在主題教育中,該縣將主題教育的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扭住產業振興的牛鼻子,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調整優化種養殖結構,推動農業向園區化、規模化、精品化方向發展。著力在綠色上做文章,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大力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綠色農產品的需求。著力在特色上做文章,大力實施品牌建設“孵化、提升、創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積極搭建宣傳、展示、交流、交易平臺,打造更多“川字號、鄰字號”知名品牌,用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著力在加工增值上做文章,圍繞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統籌推進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直銷配送體系,大力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集群。著力在培育新業態上做文章,進一步遵循市場規律,積極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深入實施“農業+”系列行動,推動產業發展與鄉村繁榮有機結合,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現代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

目前,我全縣已規劃建設以發展臍橙、糧油、蔬菜、稻漁(蝦)為主的現代農業園區12個,建成高標準農田46.6萬畝、柑桔基地34.8萬畝、精品蔬菜基地17.8萬畝,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52個。鄰水臍橙躋身全國柑橘產業30強;繆氏莊園生態豬肉獲得國家綠色認證,繆老頭葡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邻水县让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

“好”字“鑽進”群眾心窩窩

在開展“不玩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鄰水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得到了轉變,觀念有了較大提升,凝聚了工作動力,形成了想幹事,願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為鄉村振興工作增添了動力。

以長安鄉為例。龍井灣鹹菜廠是該鄉實實在在的本土企業,成員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村民,龍井灣鹹菜廠處在建設發展的初期,企業走的是專業合作社的道路,如何科學發展,規範經營?怎樣做大做強?產業發展是否順利?

該鄉黨委書記王斌源介紹,他們經常到榨菜廠,對其生產理念、生產安全、生產管理,進行指導,讓龍井灣榨菜廠做得更大,走得更遠,為當地百姓的增收致富注入動力,為鄉村振興打下產業基礎。

長安鄉只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縣開展“打水到井邊”,工作落實在一線,問題解決到一線的一個縮影。

“在家門口就能一個月掙2000多元錢,還不耽誤做家務、照顧孩子,真是多虧了我們村的好支部!”日前,在鄰水縣高灘新區的企業上班的婦女劉碧華喜滋滋地說。劉碧華是高灘鎮梨子溝村民,正是高灘鎮梨子溝村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深入為民辦實事,為她介紹了這份工作,讓劉碧華輕輕鬆鬆多了份收入。

牢記初心,不負人民。

我縣廣大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深化對黨的初心使命的認識,著力把初心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自覺行動,不斷提升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引領鄰水鄉村走上振興的發展大潮。(田祖國 嶽瑛 孔虹 )

來源丨四川新聞網

邻水县让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