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8、學習就是一場馬拉松賽跑

我是老三屆高三學霸,恢復高考後,甘願為孩子們做人梯,教過高中畢業班數、理、化、語、政五門主課,把二百多名農村孩子送入大學。我曾經任農村黨總支書記,市屬工廠的廠長,經理等,兩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大兒子也很優秀,大學畢業小有成就。在別人眼裡,我也算成功者。但和我的學生一比,我就是時代落伍者,很多學生都對老師惋惜,這何嘗不是心中的一個痛?繼續提高家庭素養,遂自己未遂之願,這個責任就放在小兒子身上。

那一年,小兒子已上高中,學習上中等。高二下學期,分班考試孩子落選快班,情緒受到影響。我一句埋怨的話都沒有,鼓勵孩子振作起來,人生的路長著呢。第一次摸底考試,孩子就從四個慢班脫穎而出,順利調入快班。

高考時,孩子落榜了,我沒有感到意外,孩子的基本功就是那個樣。徵得孩子同意,我把孩子送到我的母校,一個縣城一中學習。在新環境中,孩子學習情緒穩定,第二年順利考上醫大,儘管還不甚理想。

大學五年,我看到了孩子的變化,他變被動為主動,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並開始考慮自己的人生。孩子要求進步,全面發展,他是學生幹部,還是校足球隊主力成員,得過省級大學聯賽亞軍。孩子直接告訴我,下一步考研。

為保險起見,我還是揹著兒子找到我的學生——一個醫院院長,要了就業名額。說來也湊巧,研究生通知下達時,恰好醫院上班通知也下了,孩子撂給我一句,爸爸你小看我了。那天,我比孩子還激動,我清楚,孩子的人生上升通道打開了!

人生有時確實還需要一點運氣,在中南大學,孩子遇到一位治學嚴謹的海歸教授,他不僅是導師,還是院長。孩子從碩士讀到博士,七年期間,基本上就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孤獨寂寞就是他的生活。七年中,孩子解剖的老鼠不下千隻,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的。孩子在寂寞孤獨中找到了快樂,他心無旁騖,自覺地進入了另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畢業後,孩子到一所大學任教,進步很快,申請課題獲批,晉升教研室副主任。一個機會,孩子被美國一所大學聘為訪問學者。在二年多的合作過程中,孩子已成為為實驗室首席專家,雙方合作成果豐碩,得到了對方的尊重。

孩子的心智越來越成熟,他告我說,他就是一個馬前卒,一個實驗員。目標是搞點原創,或許能填補點空白,這也可能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奢望。

從孩子的成長過程我深刻體會到“量變到質變”“厚積薄發”的含義,孩子的基本功非常紮實,他已經具備了“工匠”的素質,出不出成就,那就看運氣了!

學習就是一場馬拉松賽跑,誰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2019年9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