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法与道德相关知识真的掌握了吗?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法与道德相关知识真的掌握了吗?》,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无论是在事业单位或三支一扶的考试中,“法与道德”是宪法中的一个高频考点。涉及到考察考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考察法与道德的联系。其次,是法与道德的区别点。法与道德的知识点不是难点,只要认真把握,考试基本上不会出错,因此需要认真学习对待。

【例题】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

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

C.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

【答案】ABCD。解析: 法和道德的共同点在于:(1)在发生上,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且在发生发展中相互转化;(2)在形式归属上,都属社会规范,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3)在内容上,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4)在功能上,都是社会调控手段,以维护和实现一定社会秩序和正义为使命;(5)在发展水平上,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并且在发展水平上互为标志和说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道德规范同法律规范一样,都具有强制性,即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道德规范的强制性主要体现为内心强制和舆论强制,而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为国家强制,即依靠国家的暴力机器来保证实现。据此,题目选项ABCD全部正确。

【例题】孟子的弟子问孟子,舜为天子时,若舜的父亲犯法,舜该如何处理?孟子认为,舜既不能以天子之权要求有司枉法,也不能罔顾亲情坐视父亲受刑,正确的处理方式应是放弃天子之位,与父亲一起隐居到偏远之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情与法的冲突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B.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伦理和亲情,对当代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C.孟子的方案虽然保全了亲情,但完全未顾及法律

D.不同法律传统对情与法的矛盾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答案】BD。解析:情与法的冲突历来是社会较难解决的难题,往往很难找到两全的方法,但兼顾情理和法理是保障法律正当性、有效实施的保障,对当代法治有重要借鉴意义。孟子的方案并非完全未顾及法律,也是对古代礼与法作为两种不同法律性质内容的综合考量,在情与法的矛盾方面,不同法律传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A项中,情与法的冲突有时未必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故A项说法错误。C项中,孟子的方案主要以道德为主,同时也顾及法律的目的,故C项说法错误。故BD正确。本题答案为B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