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很多患者來看病的時候,會說:醫生,我吃點東西就腹脹,這是怎麼回事呢?甚至有人說,我不吃東西也會腹脹,這又是為什麼呢?


腹脹雖然只是小毛病,但是帶給身體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肚子脹著難受,吃飯也沒食慾,睡覺也睡不安穩,必須起來走一走才會舒服些。


腹脹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生活中很多人都遭遇過,今天就說一說腹脹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腹脹,多半是脾胃出了問題


《萬病回春》雲:「腹脹者,脾胃氣虛也。」


腹脹,多是因為脾胃出了問題。平日腹脹時可不要忽略了這個脾胃給你發出的信號。


《醫宗金鑑》中專門有一章是《腹脹總括》,開篇就提到「腹脹脾虛因久病,多由食滯停,補虛健脾兼理氣,攻食消導自然寧。」


腹脹可分為虛實。虛一般為脾陽虛、脾氣虛等;實多為胃實、食滯、氣滯等。


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其運化功能主要依賴於脾氣升清和脾陽溫煦的作用。


「人納水谷,脾氣化而上升」(《醫學三字經·附錄·臟腑》),「脾升而善磨」(《四聖心源》),水谷入胃,全賴脾陽為之運化。故「脾有一分之陽,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陽,能消十分之水谷」(《醫原》)。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圖源:攝圖網


所以脾陽虛或脾氣虛的人,脾的運化功能受損,納入的水谷只能變成廢物,停滯在腹內,出現腹脹不適。


胃主通降。胃之通降是降濁,降濁是受納的前提條件。所以,胃失通降,可以出現納呆脘悶、胃脘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等胃失和降之症狀。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哪些人群容易腹脹?


1、愛生氣、鬱悶的人


情志失調多思則氣結,暴怒則氣逆,悲憂則氣鬱,驚恐則氣亂等等,情緒問題可造成氣機逆亂,導致脾胃升降失職,造成腹脹。


其中尤以肝鬱氣滯,橫犯脾胃,致胃氣阻滯而成之腹脹為多見。


2、暴飲暴食的人


暴飲暴食,本身脾胃不好的人,脾胃的運化能力有限,如果吃了12分飽的食物,自然是負擔加重,無力運化,食積在這裡,便脹氣了。


還有任意食用生冷粗硬,或偏食肥甘厚膩,或嗜食濃茶、烈酒、辛辣等食物,損傷脾胃,導致食谷不化,阻滯胃脘,升降失常,胃氣壅塞,則會出現腹脹不適。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圖源:攝圖網


3、過度進補的人


很多人動不動就覺得自己虛,常常會想給自己補點什麼,隔三差五就給自己補個參雞湯、阿膠等。


但人參、黃芪等為補氣佳品,脾虛之人,或過量食用,氣則有餘,容易腹脹不適。


4、術後或久病臥床之人


動則生陽,但術後、久病之人,需長期臥床,導致陽氣虛弱,影響脾胃之功能;或又因大病、手術等創傷,使得脾胃受損,運化失常,導致腹脹。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三個小妙招緩解腹脹


1、食後摩腹、散步:消食導滯


《千金翼方》說:「平日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又說:「中食後,還以熱手摩腹。」


食後摩腹的具體方法是:吃食以後,自左而右,可連續作二、三十次不等。這種方法有利於腹腔血液循環,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經常進行食後摩腹,不僅於消化有益,對全身健康也有好處。


如果在飯後,邊散步,邊摩腹,則效果更佳。《千金翼方》將其歸納為:「食後,還以熱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床偃臥,四展手足,勿睡,頃之氣定。」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圖源:攝圖網


這是一套較為完整的食後養生方法,可以消食導滯,改善腹脹的症狀。


2、用四子散外敷腹部:溫通經絡


四子散由吳茱萸、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組成,各100g,用布袋裝好後,再用微波爐加熱後外敷腹部。(請注意加熱時間,切勿加熱過久)


吳茱萸,《本經》中雲:「主溫中下氣。」《本草綱目》說它:「開鬱化滯。」


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為三子養親湯。白芥子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主氣,宣通降氣;萊菔子主食,開痞降氣。四子同用,有溫經通絡,調理氣機,改善脾胃升清降濁的作用。也可適用於術後久臥,有腹脹、便秘等不適的患者。


3、根據食物性味搭配:消食健脾


民以食為天,脾胃的問題也多源於飲食。那麼怎麼吃才能不滯,如何吃才能不脹呢?


要學會根據食物的性味來搭配。其實很多傳統的美食中都含有這些原理。例如糯米雖美味但難消化,加上芳香醒脾的桂花,做成桂花糕,既能補脾又不滯。廣東人喜歡用行氣健脾的陳皮來中和肉類的油膩感,煲湯中常放一片陳皮,牛肉丸裡也會加一點陳皮。


傳統糕點——八珍糕也是很好的典範,用甘草、山藥補益脾胃,茯苓、蓮子健脾安神,芡實、白扁豆、薏苡仁兼顧祛溼,麥芽、山楂健胃消食,健養脾胃同時兼顧祛溼消滯,脾虛又有胃滯的人群也可以吃,脾胃健則腹脹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