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家裝行業潛規則!家居品牌不再需要家裝設計師渠道!


家居品牌不再需要家裝設計師渠道?


先聽一下劉老師的建議:


首先,現有的工裝渠道不能放,要繼續抓牢。


第二,經銷商可以關閉部分門店,保留1-3個核心門店即可。上海一些大的經銷商,門店動輒十幾家,費用成本非常高。現在家裝公司都有展廳,材料都可以在家裝公司出樣,根本不需要自己開那麼多店,不如將節省下來的錢拿出來和家裝公司合作。大的經銷商,可以浦東浦西各設1-2個店,如汶水路、真北路、宜山路;不大的經銷商,各留一家店就可以了。


第三,要全力和家裝公司尤其是整裝公司配合,把整裝公司作為重點渠道,提供切實的支持,包括價格上的降維(一線品牌的可以降到二線品牌的價格),總部要支持當地經銷商做好對整裝公司的各項服務配合工作。

以上,劉老師是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提出了他的見解。關於設計師渠道要不要加大投入,我也請教了我一位做木作定製的經銷商朋友。無獨有偶,他也持同樣的觀點,他告訴我,2019年,他們將設計師渠道作為重點去打造,進行了較大投入,結果年底一算帳,公司根本沒有什麼利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設計師這塊費用“吃”掉了,而這一渠道實際的價值並不大,所以他也打算在2020年進行調整。

設計師專業價值將最終迴歸,而非通過材料提成作為謀生手段


目前設計師靠材料提成獲取高收入的現狀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是家裝業主為設計付費的意識還沒有建立和強化,第二方面是對設計師勞動並不尊重和認可,這也是因為大部分家裝設計師自身能力有限、沒有設計自信、不能提供好作品。與此同時,設計師卻可以通過私下拿材料返點更輕鬆地獲取額外的高收入,造成了在大多數情況下,設計師本該由高創造性、高專業性的技術勞動獲得的收入回報,變成了以簽訂施工合同和捆綁銷售材料為主,設計方案反而變成了附加的、免費的。這與醫生看病不值錢、通過開藥賺錢是一個道理。這種狀況的形成有它的歷史原因,但不會一直持續,消費者會越來越看重設計本身的價值,優秀的設計師也會仰仗自身的才華和能力獲取專業回報,而非以材料費提成作為生存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