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社交電商時代的贏家(四)


這兩天我們聊了社交電商的興起和為什麼它會成為商品流通領域的終極利器。今天我們聊聊,社交電商中的一些亂象。尤其在今天這樣的一個時代,一個人能夠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比以往任何的時代都顯得更重要。

我們先看第一類社交電商的經營者:他們是忽略關係,只想成交。在微信群、朋友圈,過度的刷屏,想想我們心裡的朋友圈,應該是一個清靜的茶館或者咖啡廳,圈內的好友,曬著各自的心情,嬉笑怒罵,偶爾穿插點廣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誰喜歡進了茶館,叫賣聲此起彼伏呢?或者像你看一個電視節目,它在內容的前後中間偶爾穿插廣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全都是廣告,偶爾才有節目,那你還會看嗎?

成為社交電商時代的贏家(四)

所以,既然是社交電商,那一定是先交心,先交朋友,彼此有認可了再分享。尤其是像微信這類社交軟件,他的社交屬性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人們到朋友圈是為了交朋友的。所以,社交電商就像洗澡,隨時想洗都可以去洗,但是一定要調好水溫,過熱了會被燙死的。

因為你朋友圈加的那些朋友,他看你在刷屏賣東西,在宣揚你的機會有多賺錢,他如果對你和你的品牌,沒有任何印象的話,他就會做個動作,把你朋友圈屏蔽。因為人們信不信你說的事情,不是你說的事情對不對、好不好,而是你有沒有給他增加過價值,或者是他認為你是不是值得信任的。

所以,社交電商真正經營的產品是你、你的品牌。要做到這一點,在今天也不是多大的難事兒,你只需要學會如何經營好社群和朋友圈,成為一個微網紅。

在社交電商中的第二類亂象:忽略價值,只管價格。一些三無的貨呀、假貨呀、雜牌呀……實際上我一直很奇怪,很多人竟然連沒聽說過名字的產品,也敢賣,當然,也有人敢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消費者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安全的需求,如果一個產品我從來沒聽說過,那我何苦冒著一定的風險去消費它呢!

品牌像什麼呢?品牌就像我們開車上了高架橋,兩面都有護欄,像我恐高開著也沒事兒,但是如果沒有護欄,車開上去的話,我估計就不敢再往前開了。所以品牌就像高架橋的護欄,讓你有安全感。所以我們選擇合作電商平臺,你不能只考慮產品的價格,最重要的還是它的產品的品質,因為不管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最終“根”還是在顧客滿意上。

成為社交電商時代的贏家(四)

巴菲特說:“你一定要投資別人用了以後想親你一口,而不是咬你一口的產品。”

因為社交電商根本不是說讓你很快的賣出很多東西,找到很多人,然後賺很多錢,它實際上是一個積累和複利的過程,而人們願意在你的電商平臺上重複的消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的產品品質和你的服務。而你的合夥人能夠長期的合作,是因為他能夠得到不斷的成長,才能夠不斷的發展,而且有強大的電商平臺,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所以,你團隊越是裂變的厲害,完善的教育,越顯得更為重要了。所以,強大的品牌和電商平臺,強大的教育系統,是你能夠提供給你的消費者和合夥人最大的價值。

成為社交電商時代的贏家(四)

第三個亂象:忽略成長,只管囤貨。很多平臺,打著社交電商的旗號,拉人交入門費,囤貨,成了傳銷行為。實際上傳銷,不是找人是傳銷,哪個企業又不找人呢?只不過有的企業是找人給他打工,有的企業是找合夥人,關鍵是你找人,如果有入門費,或者想把一大堆東西囤給他,那就是傳銷,即使你有好的產品,囤貨也是傳銷行為,因為它的利潤是來自於人頭費,而非物有所值的產品流通到終端的消費者手裡。

我所看到的很多微商,比如說它的產品品質很一般,而且單一,消費的頻次不高,他只是靠拉下級代理層層的囤貨來盈利,真正到達消費端的商品並不多,這種模式肯定是很難持續的。另外,缺乏專業的系統化培訓和教育。你說他沒文化能到啥程度呢?

甚至於我有的曾經做過微商的朋友說,他們的老師鼓勵他們做假,說把銀行的錢取出來,然後拍照,去發朋友圈,你發現錢沒掙到,把腦子都給汙染了。當然,亂不是問題,任何一個大的歷史性機遇,一開始都是非常混亂的,關鍵,這是趨勢。在滾滾洪流中,你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大的平臺上,並且有專業的教育系統,把你當成領導人來培養,加上你的努力,你就能夠在這場社交電商的終極大戰中,成為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