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源史之(二)

华夏源史之二里头

华夏源史之(二)

二里头遗址从发现到挖掘已经长达60年,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此观点提出了40多年。但反对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包括反对其它的一些夏时期的遗址是夏文化,主要是没有发现夏代文字,商代甲骨文没有夏。

没有发现夏代文字、商代甲骨文没有“夏”只是表象,

《李维明:二里头文化甲骨文中的“夏”字》,从文章看,二里头文化甲骨文“夏”和“夏”字的演变。李维明先生在观察河南密县黄寨遗址出土的一件卜骨(H1:12)时,发现这件卜骨上有两个字符。李维明先生把上图右字释读为“夏”,李维明先生认为此甲骨文“夏”由“目”+“又(单手)”组成,对比殷墟甲骨文,释读为“夏”。

夏的起源和演变历程,研究李维明先生的发现逻辑,会发现:现在有了二里头时期的甲骨文夏,“夏”由偶像到图徽到文字演变的链就完全了。

夏在远古和上古时期是一种华夏本土崇拜,就是人头崇拜。夏的古音是sa。夏崇拜传到外西域后演变出菩萨,菩萨再传回中国时就被翻译成菩萨,因为当时的人已经不知道外来的菩萨就是中国上古的夏。因为不识,所以认为sa来自印度。

夏朝也继承了这个“夏”,并作为自己政权的称谓。所以“夏”不是因为夏朝才有“夏”。如果把“夏”当作夏朝才有的概念,当然就不知道如何解释“夏”了。把“夏”分成古夏(女娲神农王朝)、中夏(黄帝王朝)、夏朝。古夏人分化成三夏:东夏(华夏)、西夏(戎夏)和大夏(尼夏),大夏(尼夏)是迁徙到西域和葱岭以西地区的古夏人。古夏人的全称是“华尼夏”。

夏族徽(图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之女神头像就是夏崇拜。在造型时女神的其他身体部位都被省略,以使女神之头被凸显出来。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头崇拜”,即夏崇拜。

夏的古音是sa,这个神像就是nisa(尼夏),这是我所论述的“华尼夏”族群出现的最早证物;在外西域的古安息国,还有尼萨(nisa)古城遗址。这个nisa(尼夏)称谓传到葱岭以西,就演变成了dasa(达萨),佛教借用后成为pusa(菩萨);萨满之源也在此nisa(尼夏)。nisa(尼夏)北传,形成萨满教。

半坡人面鱼纹图(距今6800年到6300年)。这是半坡文化夏族徽,也是图文夏:人头+耳双鱼+女阴。半坡人面鱼纹图是庙底沟人面和大溪文化人面的共同来源。神农在中原传播农业的地方是半坡。神农的标志是“稷”,稷就是粟。稷的种植一直向北传播到红山文化区域,向西传播到西亚。

大溪文化玉人面(距今6400年到5300年),大溪文化、曲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在距今4000年左右消失,到距今3800年前后,也就是夏末商初时期,湖北地区再现古城。大溪-曲家岭文化与仰韶文化交互影响,尽管各有特色,但总体是趋同的,在最终统一于石家河文化,进一步发展成夏王朝。把湖北地区的城背溪-大溪-曲家岭-石家河文化,统一看作是农神(神农)文化。农神进入秦岭-桐柏山-大别山以北,就是神农氏,因为在中原传播农学,古湖北地区的农神被中原地区普遍尊称为神农氏。

秦岭北的仰韶文化、秦岭南的大溪文化,很早就在交互影响,文化趋同,形成早期的夏族群。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路史·后记》卷一记载: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

华夏源史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