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愛情變成親情,親情不是愛情""當藉口

別拿

婚姻在任何時代都有他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他是家庭穩定的保障形式,也是家庭發展的基礎,中國人歷來重視家庭,所謂"成家立業"講的就是婚姻對一個家庭發展的重要性。

中國古代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為前提的,即使沒有愛情,婚姻依然會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相對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而現今的婚姻大多是以“愛情”為前提,講的是男女兩情相悅,講的是彼此情投意合,可是即使這樣,如今的離婚率卻高的嚇人。相比古代包辦婚姻的穩定性,當下以愛情為前提的婚姻卻顯得那麼脆弱。

也許社會制度的變更給我們帶來了思想上的自由的同時也帶來了人性上的放縱,在著名情感專家塗磊老師主持的情感調停節目中。有多少人打著愛情的幌子做著不顧倫常違反道德的事情。他們口口聲聲以愛與不愛作為婚姻是否存在的前提,而把責任和道德統統丟在了腦後。事實上婚姻最堅實的基礎是道德、是倫理、是擔當和責任,而不是簡單的愛與不愛。試問誰的愛情能經受住家長裡短,柴米油鹽的侵蝕?誰的愛情又能在日復一日孩子的哭鬧、生活的不易,脾氣性格的磨合中始終保持和顏悅色、相敬如賓?所以當我們的愛情隨著歲月變得不那麼美好的時候,我們是否能用人性中的善抑制住人性中的惡,用責任和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打著愛情已是親情,親情不是愛情的旗號去放縱自己的慾望,去不顧一切的追逐所謂的愛情!

別拿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轟轟烈烈的愛情都逃不出“短命”的結果。不管是外國的經典愛情的代表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是中國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都逃不出這一法則。所謂的地久天長,海誓山盟都終究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美,沒有幾個作家會把從年輕到老的夫妻的愛情寫出驚世駭俗的感覺。所以愛情的“保鮮期”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當愛情失去激情;當花前月下變成了柴米油鹽;當愛情變成了親情,請接受這樣的現實。因為人生原本是多維度的存在,愛情只是人生長河中的一朵美麗浪花,它從來就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不管是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亦或是佛家教義都告訴我們人性中的惡是不可以放縱的,這其中包括貪婪,怨恨,愚痴,傲慢等等。佛家更是直接把婚外情單獨提出來:五戒裡其中就有一戒叫戒淫,就是要求信眾不與自己配偶之外的人發生性關係,甚至想想都算違反戒律。可見婚外情這事兒是從古至今都需要人們去重視的問題。婚姻是家庭安定的前提,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不去用責任去考驗愛情,用道德去約束慾望,任憑人們打著愛情的幌子為所欲為,那麼受傷害的何止是家庭成員?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得好:愛是很容易產生的感情,而戀是一對一的感情。如果你把愛情整天掛在嘴上,並以此來判斷你的婚姻是否存續,那麼你的婚姻終將會與你所謂的愛情一起同歸於盡,婚姻不是過家家。婚姻是保證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組成家庭的穩定模式,而道德與責任是保障這種穩定性的穩定劑。尤其是被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我們的婚姻原本是他們最溫暖的的港灣,也是他們來到這個陌生世界最安心的保障,可由於你的慾望,由於你的不負責任,讓他們無所適從,讓他們無辜去承受恐懼與不安,我們又於心何忍?

如果你覺得道德不能束縛你的慾望,如果你覺得責任你不願擔當,那麼請你慎重選擇要不要有婚姻?要不要有孩子?當我們的愛情被生活的瑣碎消磨殆盡,當我們的人性脫離了道德的束縛,而選擇背叛,放棄婚姻的時候,請慎重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