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它,山清水秀,萬壑爭流,四季如春,可謂風光如畫、風情如詩。它,素有“世界長壽之鄉”、“中國最美小城”、“中國最具文化品位的小城” “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之稱,它,被譽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它的名字叫——大埔。

大埔旅遊宣傳片

大埔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居韓江中上游,境內群山環抱、峰巒重迭、山環水繞,自然環境宜人,被譽為客家的香格里拉。全縣現有林地面積19.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6.34%,活立木總蓄積611.8萬立方米,空氣質量達到國家Ⅰ級標準,全年空氣質量良好率達100%,是名符其實的天然大“氧吧”。大埔大面積的林木和山野植被形成了優質水,礦化度低,酸鹼度適中,富含大量人體所需的硒等微量元素。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鍾靈毓秀

大埔鍾靈毓秀、人傑地靈。自古崇文重教,文化早開,人文蔚起,有眾多的名勝古蹟。

圍龍屋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水立方”-泰安樓

泰安樓建於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

泰安樓歷史悠久

規模雄偉、粗獷,佈局合理

科學,文化內涵豐富

是客家建築的一大奇觀

也是中國與世界民居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水立方”-泰安樓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鳥巢”-花萼樓

花萼樓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

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

花萼樓是廣東最大的土樓

其設計精巧、結構獨特

顯示了客家人

圓滿、團結、平均、平等

的生活理念

對研究古代客家民居建築藝術

客家民俗,有一定意義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鳥巢”-花萼樓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張弼士故居

張弼士故居“光祿第”

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

整座建築坐東向西、土木結構

粗獷嚴謹、堂皇大觀

是典型的三堂四橫一圍的客家圍龍屋

也是一座美輪美奐的中國園林式豪宅

整棟建築雕樑畫棟

不論寢室、書房、正廳

厚重木門、庭院或花園

一概氣派非凡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張弼士故居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李光耀故居

中翰第位於高陂鎮黨溪村

建於清光緒十年

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公建造

屬“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築

中翰第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

正對面兩山對峙

左邊鷹嘴山蜿蜒起伏,有如龍飛鳳舞

右邊蛇頭崗傲然屹立,又似潛龍欲奔

風景秀麗,一派田園風光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李光耀故居

千年古鎮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百侯古鎮

百侯是客家民居的大觀園

擁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126座

是國內發現官廳式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在這裡可以看到

中西合璧的肇慶堂、海源樓

九廳十八井的客家府第式建築

通議大夫第

悠悠風情與別緻風味的三十六巷

還可以觀看百侯鯉魚燈舞

五鬼弄金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肇慶堂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肇慶堂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茶陽古鎮

茶陽是大埔縣老縣城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歷來人才輩出

境內人文景觀豐富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父子進士”石牌坊

粵東最大騎樓群

鎮府內由第一任縣令栽種的古榕樹

更是鬱鬱蔥蔥、枝繁葉茂

像徵著茶陽往昔的光輝歲月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父子進士”石牌坊

革命老區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中山紀念堂

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

堂內牆上有多位將軍元老的題字牌匾

還有蔣介石手書“景仰國父”

林森手書“作君作師”等匾額

正堂設有蠟像群體,栩栩如生

再現當年孫中山與胡漢民

陳炯明、蔣介石

鄧仲元等人共商援閩護法國事之場景

二樓為展室

展出孫中山畢生獻身革命的

歷史資料、圖片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中山紀念堂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碑

三河壩烈士紀念碑

位於汀江、梅江和梅潭河

三江匯合的三河壩

三河壩群峰對峙,地勢險峻

是水陸交通要衝

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昌起義軍

曾在朱德的率領下在這裡

與國民黨錢大鈞部激戰了三晝夜

許多戰士犧牲在這裡

1964年當地政府

在三河壩東岸的筆枝尾山頂

建造了15米高的紀念碑

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梅州市和大埔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三河壩烈士紀念碑

水秀山青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坪山梯田

坪山梯田位於大東鎮坪山村

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沿一座座山坡層層疊疊

延綿不斷,蔚為壯觀

從山腳連到山頂

從此山連到彼山

少的數十級,多則有千餘級

如詩如畫,一切恍如仙境

煞是好看,讓人驚歎又著迷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坪山梯田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西巖山茶鄉度假村

西巖山茶鄉度假村位於楓朗鎮西巖山上

它集自然生態、“三高”農業

與旅遊度假為一體

山上有萬畝茶園,盛產名茶

山上林木蒼翠,花卉豔麗

怪石嶙峋,幽泉汩汩,清風習習

鳥語啾啾,別墅座座,真是人間仙境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西巖山茶田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江畔人家休閒度假區

江畔人家休閒度假區

位於汀江河畔

依山傍水,風景優美,風光旖旎

你可以乘坐風情遊船

領略汀江兩岸的青山綠水

可漫步濱江綠道,屹立江邊、竹林垂釣

可以找三兩村民攀談聊天

傾聽久遠的故事和鄉村趣事

也可江邊小坐,沉醉汀江夜晚的清風明月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風情別墅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北塘村

北塘村是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村中古民居星羅棋佈,古木參天

千年歲月的痕跡

在北塘村隨處可尋,華僑文化

農耕文化等新元素的注入

讓北塘煥發出別樣魅力

成為傳承客家文化的新載體

走進北塘村

你會發現這裡的平靜,會帶走你一切煩惱

不像城市有著各種喧鬧聲

小小的村落卻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讓你深陷、難忘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 北塘村

世界長壽鄉

2019年6月28日,國際自然醫學會正式授予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世界長壽鄉”稱號,大埔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第八個“世界長壽鄉”。

長壽是一種體現人與自然關係的文化,是人類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數的重要標誌。據統計,大埔縣百歲以上老人130人,每10萬人就有22.85位百歲老人。80-89週歲老人13071人,佔總人口的22.98‰;90-99週歲老人3897人,佔總人口的6.85‰。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大埔縣人均預期壽命達78.86歲,而2018年更是高達79.55歲。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夫妻超百歲壽星(攝於2013年)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幫忙幹農活的老人 劉鋒 攝

特色美食

大埔長期以來保留了薄餅、筍粄 、珍珠粄 、憶子粄、藥根雞等特色小吃20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客家美食之都”。繁多的品種、獨特的風味,也讓大埔成為“中國小吃名縣”,其中花生、金針菜、腐竹、茶葉、蜜柚、大埔娘酒、豆腐乾、蜂蜜、農家大米、礦泉水等被評為“十大長壽食品”。暢遊之餘,尋一處農家,品嚐幾種地道的客家小菜,更不是“偷來浮生半日閒”所能概括的人生滋味了!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珍珠粄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筍粄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算盤子

跟著鏡頭遊梅州市(六)

百侯薄餅

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

有著優美的生態環境

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蹟

這就是最美中國旅遊縣

客家香格里拉——大埔縣

內容綜合整理自:網絡

本文轉載自"http://kuaibao.qq.com/s/20200426A0LC6A00",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號觀點。本號尊重原創版權,如有冒犯,請私信立即刪除。同時歡迎各類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