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從這樣閱讀開始

如果你有留意手機應用軟件市場,你會發現閱讀軟件層出不窮,從閱讀竹簡書、紙質書到電子書,無論生活方式如何改變,閱讀始終離不開我們,甚至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1962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名男孩,在他攻讀研究生時,讀到了羅傑•彭羅斯的《皇帝新腦》,正是這本書展示了人類意識的複雜性和有待探索的廣闊天地,讓這名男孩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從原來的生物物理學,改變為腦科學。

現在這名男孩已經成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他就是茂木健一郎。受益於閱讀,又是腦科學家,讓茂木健一郎對閱讀有了不一樣的體驗與發現,我們可以從他著寫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一書中去窺探閱讀改變人生的路徑。

《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一書出版於2018年底,這個時候是處於人工智能發展上升期,在兒童、成人產品市場,都已經有AI(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為我們“讀書”,並能將書本的主要內容抓取出來,幫我們用十幾分鐘的時間,讀完一本幾十萬字的書。

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茂木健一郎依然提出,花更多的時間在親自閱讀紙質書上,方可以更多地刺激我們的大腦,改造了大腦,也就是思維,我們的人生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書中,將閱讀比作“大腦健身”。

為了讓大腦獲得更好的健身效果,作者通過分享他閱讀60多本書籍的故事,抓住“閱讀素養”和“知識與生活聯接”這兩個主旨,強調了閱讀的好處,提供了找到促進個人成長書籍的方法,展示了大腦吸收知識的“喜好”,及將知識運用於人生的絕對關鍵點。

除了大量的閱讀體驗故事,茂木健一郎還貼心地為讀者精選了十本可以作為終生財富的書,承載了這些內容,讓只有200多頁的書,讀起來特別“厚重”。

這正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讀完它,就相當於讀了60多本書的書評,然後可以選感興趣的書去深度閱讀。

另外一方面,作者的一些理念,讓我有一種“嗯,是這樣的”或“噢,原來這樣也可以!”的感覺,從而改變了我的思維與行為,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三點。

01在快樂的狀態下,會讓大腦愛上閱讀

這是基於大腦的成長模式——以“快樂”為基礎,所決定的。

作者將這點放在最前面講,說明了他通過對大腦的科學研究,找到了開啟大腦愛上閱讀的鑰匙。

現在流行學習打卡,朋友圈刷下來都是各種各樣的打卡。我一位朋友也參加了某個閱讀打卡活動,看她每次發出來的打卡時間都是深夜,還配個打瞌睡的表情。

我好奇地問她,你打卡的書都看完了嗎?她說,沒有,一開始是想抱團學習的,但後來就是為了打卡而打卡了。

打卡學習的效果因人而異,這位朋友帶著為了完成任務的焦慮心態去閱讀,註定了她無法從中鍛鍊好大腦。更糟糕的是,可能這個體驗,會讓她不再堅持閱讀。

正如《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裡說的,“一個人願意重複某項行為,正是以快樂為基礎的。”

在快樂的狀態下,大腦會分泌出“多巴胺”,恰恰是這種物質掌管著我們對某些行為上癮。

當發生“驚喜”或“苦盡甘來”時,大腦的多巴胺分泌得最多,知道了這個“秘密”之後,我跟朋友說:

“如果打卡讓你不適,不妨去掉這個動作,”並將茂木健一郎在書中的建議告訴她,“想堅持閱讀,開始時可以選擇難度適中的,讀完可以令自己感到開心的書籍。”

快樂地堅持閱讀,是發生改變的重要一步。

02只要把書買回來,大腦就已經在成長

是的,你沒有看錯標題。一直以來,我不敢屯書,怕買回來沒時間看就浪費了,但茂木健一郎卻在書中告訴我們,只要書買回來了,就說明我們已經在成長了。

作者也是從大腦的感知模式去說明的,因為從我們對某樣東西感興趣的那一刻起,大腦就已經開始發生改變了。

回想自己的經歷,確實有過這樣的體驗。前段時間,去書店看到推頭上放著《萬曆十五年》,以前對歷史不太感興趣的我,被這本書吸引了,開始對歷史產生興趣了!

進而大腦就指揮我去多找些歷史書籍給它看,於是當天就買了好幾套歷史大部頭。書放在家裡,隨手可取,大腦總會惦記著去看。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現在,我可以大膽地將想讀的書屯回來,把糾結買書的時間,用在聚焦讀書,並運用茂木健一郎建議的“每天讀多本書,每本書讀10頁”的主題閱讀法和雜食閱讀法,大大提升了時間的效用。

誠然,書還是得看了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但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這個跨越是特別巨大的,也是發生改變的重要契機。

03大腦喜歡在“危險”中思考

在貼吧上看到有人留言:

最近看了某某書,很蠱惑人心,特別是那些沒有堅定信仰的人,看了很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

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書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給我們總結了幾點“好書”的範圍,比如:先讀各個領域的“冠軍”書、選成為聊天熱點話題的書等。

但即使是這些書,都有可能被視為“危險”的書,例如,作者提到的《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一位善良純樸的女孩看了,開始嚮往那些有失道德的戀情,那這本書在這裡就是“壞書”。

這就是茂木健一郎說的“書籍的危險性”,隨著讀的書越多,就越有可能接近危險。

然而,這種“危險”卻能碰撞出大腦的思想火花。

如果上面那位好女孩,她父母的愛情關係是日久彌新的、堅貞的,那她看《安娜•卡列尼娜》的時候,大腦就會開始思考,到底哪種愛情觀是對的?

這種思考,就是給大腦“健身”,通過訓練的大腦,會日益具備分辨能力,更加“智慧”,並驅動我們做出改變。

古時候,人們為了對抗野獸帶來的危險,發明了矛、箭,甚至槍等工具,就是這種“危險”促使了大腦思考,帶來了進步。

改變,正是從“危險”中悄悄發生了

改變人生,從這樣閱讀開始

(這是我看完本書後的部分改變)

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不單單是一本方法論,更為我們解開了關於閱讀的一些迷思或偏見。

作者通過分享他閱讀的體驗與理念,闡述了“閱讀素養”和“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兩個主旨,引導我們用閱讀改造大腦思維,擁抱更加從容與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