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范湖乡有条河,昔日“龙须沟”,今日“幸福泉”

“以前,这条河的水是黄绿色的,河道边垃圾杂物到处都是,河堤上荒草丛生,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你看现在,经过修整,不仅河水清了,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日前,襄城县范湖乡朱湖村村民李中钦如是说。

襄城县范湖乡有条河,昔日“龙须沟”,今日“幸福泉”

李中钦口中的这条河叫文化河,位于襄城县范湖乡东南部,总长12公里,在范湖乡流经6个村庄,涉及沿岸群众两万多人,是襄城县城区生活用水和抗旱排涝的泄洪渠道。近年来,随着城市用水和沿线居民的增多,河道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尤其在范湖河段,由于流量小、疏于管理,再加上沿河部分群众把垃圾秸秆等倾倒在河里,文化河一度成为当地人口里的“龙须沟”。

如何改变现状,还群众一条清澈的河流?范湖乡党委、政府把文化河范湖流域治理项目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19年10月正式立项,12月18日,作为试点的文化河朱湖段实现截留。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范湖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谋划,积极行动,大力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保障重点惠民工程的复产复工,千方百计保证文化河范湖流域治理项目的顺利进行。

清澈河水宛如玉带般蜿蜒向前,河道两侧是精心铺设的河堤,优美的风光吸引了周边几个乡镇的群众前来观赏游玩、锻炼身体。日前,文化河范湖流域治理项目朱湖段顺利竣工,水面扩容面积60余亩,整修两岸河堤1200米,栽种各种景观树木600余棵。

襄城县范湖乡有条河,昔日“龙须沟”,今日“幸福泉”

“要彻底改善文化河的面貌,只有推进文化河区域的整体开发。之前的环境改造治标不治本,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对文化河水系进行生态修复,整体开发,在不改变原有地貌的基础上,改造提升沿线的基础设施。”范湖乡党委书记李卫权说,他们还将坚持生态保护为主,突出湿地风光特色,依托范湖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植入三国文化元素,打造成集生态采摘、休闲娱乐、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湿地公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之家。到时候,12公里长的文化河范湖段将呈现出一村一景、河中有岛、风景如画的特色风光。

襄城县范湖乡有条河,昔日“龙须沟”,今日“幸福泉”

“真没想到以前走路都想绕过去的地方,现在成了大家抢着来的场所。我家沿河的房子现在也成了人人羡慕的景观房!”看着文化河一天天变美,李中钦感慨地说。

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有效遏制外围污染源,防止反复污染,范湖乡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常态化地走河、巡河,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杜绝垃圾堆放、开荒种植等现象,用心呵护家园美景。

(武芳 梁慧晓 周晓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