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正义制高点的冷风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正义制高点的冷风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堪萨斯城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了完成生物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女教师将这些学生的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

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女教师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不得不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

会上,老师、家长和其他与会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选择事件中的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佳作赏析】:正义制高点的冷风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教师。

当28名学生被发现作业抄袭时,她雷厉风行地送上“零分加留级”套餐;当校方迫令她减轻惩罚以缓和家长压力时,她毅然拒绝并辞职。从道德与法律看来,她的行为似乎无可挑剔:她正直,且教育学生要诚信做人;她坚守良知,在威逼下岿然不动。能把这些高贵品质奉为信条,她无疑站在正义的制高点——她理应胜利。

然而,在整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这位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温情——就像正义高空下沉的冷气流。在这里我希望每个人能意识到,秉持正义之剑,未必永远正确。

康德曾提出绝对律令的概念——一条命令只有对所有人均适用才是有效的律令。如果换她不慎失足犯错,会心甘情愿抱着鸭蛋在已学会的知识中蹉跎一年吗?就算她有很高的觉悟接受惩罚,但也不意味着正义的判决就是稳妥的,就如鲍鹏山所言“道德目标一旦被绝对化,手段就有可能过激”。如果对任何罪名都可以以正义为名行使任意裁量权,便会动摇道德的基础。孔子上任七日诛杀少正卯,李膺不顾国家赦令杀死妖人,这种行为是惩恶扬善之举,“扬”起的却是善的残忍,或称为婞直。道德命令不能代替其他社会秩序,故这位女教师对学生留级处分的警告并不能因正义而合理。

更关键的是,凭强力使人向善不能代替人的道德选择。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人在定义中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来选择善恶”。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开始,善与恶共存以便道德选择权行使,而上帝更想要的不是善而是向善的选择。女教师用强力惩罚迫使学生改过向善,就像伯吉斯《发条橙》中通过“罪恶改造”迫使问题少年Alex杜绝恶念一般——最后使他成为“上发条的玩具”。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认为,强力惩罚会使人服从社会意志,失去自我。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独立的人,女教师须以更人性化的教导代替之。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培养个性,走向成熟;惩罚则使人失去个性,沉沦体制,违背了教育的意义。作为一个教育者,不应站在正义的高处发出冷风般的命令,而应如春风化雨般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即使对于犯错的学生,也应将他们当成具有理性与向善可能的主体对待,承认人的发展与变化。如果给那些抄袭的学生以惩罚贴上不诚信的标签,他们很有可能在众人中成为异类,在外界习惯性不信任的眼光中难以翻身。所以,有勇气宽容他人既往之过,相信每个人正义的可能,正义才褪去高高在上的冰冷与傲慢,成为人类社会的温暖源泉。正如一位著名律师所说——

“正义,既要像锋利的宝剑斩断罪恶,维护公理,也要有温暖的胸襟去怀抱,去接纳一时糊涂但是后来真心改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