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戰俘營四大酷刑,用線香和燒紅的火筷子燒燙器官

逝者已去,只要是中國的血性漢子無論到了啥年代都忘不了日本人曾經給中國造成無比痛苦的那段歷史。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我們應該警覺日本軍國主義的抬頭!用那些血淋淋的事實來警示中國人,來敲響日本軍國主義的喪鐘,來彰顯戰爭的殘酷,來促進世界的和平。

日寇戰俘營四大酷刑,用線香和燒紅的火筷子燒燙器官

1938年,北京市中心,日軍軍樂隊遊街慶祝活動。

今天,我們焦點從大同移到山東濟南,這是一個日本鬼子的戰俘營,叫做“濟南新華院”。

“濟南新華院”由駐濟日軍第12軍(1944年後為第43軍)參謀部直接掌管。院內設有辦公室、經理室、輔佐官室、警衛隊、興亞建設隊和總隊部等部門。其總隊部又下設參事室、審問科、警備隊、訓練隊、工場隊、農場隊、抽血隊和衛生班、病號房等,分管對戰俘的審訊、“管理”、“教育和訓練”、勞役看押和虐殺。日寇收買了一批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和漢奸擔任頭目,充當打手。還專門訓練了一群狼狗,用以懲罰有“越軌”行為的戰俘。

“濟南新華院”戒備森嚴,四周挖有近兩米深的水塹壕,架設多層鐵蒺藜,圍牆上設有電網,四角築有崗樓,院中間設有高約三丈的瞭望臺,日軍晝夜嚴密監視。

“濟南新華院”常年關押被俘被捕者達兩三千人以上。凡被押到這裡來的人,都要先抽200CC血後再進行預審。預審的刑罰約十幾種,主要有毆打、水刑、火刑、吊刑,號稱四大酷刑。毆打,就是用竹刀、木刀、皮鞭等抽打全身;水刑,就是反覆往嘴裡灌涼水、辣椒水;火刑,就是用蠟燭、線香和燒紅的火筷子、烙鐵等燒燙器官和皮肉;吊刑,就是用繩索捆綁手腳或手指懸樑毆打。用刑中,很多人被奪去了生命。經過預審,被認定為重要戰俘或重要分子的,送濟南軍法會議複審判刑後再押回服苦役;被認定為普通戰俘的,則編入“訓練隊”,經過幾個月的奴化教育和“訓練”之後,再根據其“表現”和年齡、身體狀況,分別從事各種奴役性勞動或押解東北和日本充當勞工。

日寇戰俘營四大酷刑,用線香和燒紅的火筷子燒燙器官

1938年,北京,在日軍威逼下的北京市民“慶祝皇軍萬歲”。

在“濟南新華院”裡,被俘被捕者過著非人的生活。他們每天要從事十幾個小時的繁重勞動,而吃的卻是摻了沙子的高粱餅和腐爛的葫蘿蔔葉,偶爾吃頓小米飯,也是發了黴和蟲蛀的,喝的是汙濁的生水。長期的飢餓和疲勞的折磨,使他們皮包骨頭,形似骷髏,很多人為維持生存,而偷著喝漿糊或捉老鼠燒著吃。他們的住舍,陰暗潮溼,堆滿汙垢,幾十人,甚至上百個人擠在一間通房內,空氣汙濁。他們身上穿的,多是從死者身上扒下來的破衣爛衫,夏不遮體,冬不禦寒,終年無衣更換,蝨子、跳蚤成團。他們沒有鞋穿,常年赤著腳幹活,很多人在嚴冬被凍掉雙腳,甚至活活凍死在冰天雪地裡。僅1944年除夕之夜,就凍死60多人。

濟南“新華院”設立之前,日偽在濟南設有準集中營性質的機構——“濟南救國訓練所”。該所於1940年設立於濟南南圩門外、千佛山下的原華北中學內。訓練所所長為櫻井榮章,下設日籍、華籍兩個辦公室,臵有教官。這裡關押的主要是三部分人:一是戰場上被俘的軍政人員;二是日偽軍下鄉“掃蕩”擄來的無辜青年百姓;三是從憲兵隊、拘留所等處轉來的“嫌疑犯”。拘押人數時有增減,大約保持在400人左右。日偽設此訓練所的目的,在於推行其“懷柔”政策,對被俘、被捕人員實行“戰意瓦解”和“政治爭取”。所以,這裡主要是進行奴化訓練,管理較松,還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集中營。在此受過訓,願意投降日偽當漢奸的,會被派以偽職,發落到地方;不願投降的就罰去東北或日本當苦工。1943年3月,該所因在“懷柔”方面收效不大而宣佈解散。

日寇戰俘營四大酷刑,用線香和燒紅的火筷子燒燙器官

1938年11月,北京石景山制鐵所,運輸煤炭的車廂。

國不強就會被人欺,中國人的滿口仁義道德也換不來惡狗的憐憫,一個小小彈丸之地的國家給中國帶來永遠無法磨平的傷疤,可見日本人的獸性。不管在過去,就在現在或將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有任何改變,因為那獸性已經深入到小日本的骨髓,進入到他們的基因。所以中國對於這個鄰居不要一味的奉承和忍讓,而應該適當敲敲它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