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究竟在恐什麼?!


大家好

目前隨著國內情況的好轉,相信很快就要進入復工復學的階段了。

廣大網友自然是喜大普奔。

然而,有一群人在欣喜的同時卻又有著深深的憂慮——

他們就是。。。

社!恐!青!年!

從微博實時搜索輸入社恐

“社恐”究竟在恐什麼?!


可以發現:不少人對開學和開工都表現出了社恐症狀,

而在話題一欄中,關於社恐的討論更是每個話題

“社恐”究竟在恐什麼?!


都有幾十萬到上千萬的瀏覽量。

那麼社恐究竟在“恐”什麼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社恐?”

社恐即社交恐懼症。

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

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

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

恐懼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

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對於文長不看的小夥伴,我給概括一下,上面一大段話的意思是——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而社恐青年害怕與人交流交往!

社恐的原因往往有很多

心理學家認為,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素質因素和後天心理因素。

當代很多社恐青年真正“恐”的原因在於——

如今社會高速發展,進入“萬物互聯”社會後,

我們每個人和陌生人接觸的次數變多、頻率變快,

但接觸後相處的時間卻大大縮短。

這就造成往往我們對陌生人付出自己的熱情與好感,

卻很難得到同等的回覆。

“社恐”究竟在恐什麼?!


害怕自己的熱情與好感得不到回覆,害怕形成一種尷尬冷場局面,

其實是因怕自己付出的時間與情感成本,得不到相應的回報,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因此我們就選擇拒絕付出我們的熱情與善意。

更進一步的,我們為了不付出自己的善意和熱情,

往往連對方先表示的問好和熱情也選擇了迴避狀態。

逐步變得害怕被關注、害怕讓別人失望、敏感多疑玻璃心、

輕易地選擇了討好型人格和自我消極懷疑。

為了不失去,我寧可選擇不開始,這樣就永遠不會失去

和社恐相伴的一個詞就是 宅

社恐青年

為了不直面社交而選擇的方法往往是成為宅男宅女,

因為“宅”幾乎不用付出“社會交際”成本 ,並且確實很爽

不過,這種方法只是一種逃避的方法,

為了不交流,不發生尷尬而把自己

在熟悉的有安全感的地方封閉、包裹,

結果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敢於表達自己,靠的是啥呀?!

還不是靠著一張厚臉皮, 邁出舒適圈的第一步

想要走出社恐,邁向社交,可以一步步的來,積跬步以至千里

首先可以選擇通過社交媒體進行交流,避免了直接面對面產生的強大心理壓迫。

其次可以在一些(沙雕型)APP內,分享一些有趣的事,

如果羞於啟齒,可以用“我有一個朋友”系列開頭,

這樣利用一個暫時代替物去轉化壓力。

不要只滿足於網絡社交,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更應該試著在現實中多加練習,逐漸的邁出自己的步子,

在和身邊的人相處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內心的想法。

(要求朋友歸還物品時)

試著做一個和別人相處時不那麼隨和的人,否則你會越來越沒有朋友的,

不是別人不願和你交往,而是你越來越不想和別人交往,

因為總是迎合別人卻虧待了自己。

不要害怕自己會失望,也不要恐懼讓別人失望,

因為失望本來就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

最後一句話,與君共勉:只要精神小夥在,哪裡都是實力派!

“社恐”究竟在恐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