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初識李銀河,是無意中讀到王小波寫給她的情書《愛你就像愛生命》。

非常特別的情書。輕鬆詼諧的語言,沒有刻意堆砌的華麗辭藻,更沒有讓人感覺肉麻的情話。以隨處可見的自嘲方式,表達著最真摯的感情。

那個被他深愛著的女子是幸福的。有些好奇,便想更深的瞭解李銀河。

李銀河,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

讀了這本李銀河自傳《人間採蜜記》。李銀河稱自己的一生是在採蜜。而愛情和婚姻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自然也是她人生採蜜記中重要的一環。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相識: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李銀河情竇初開,正渴望愛情的之時,曾有過一段短暫而盲目的初戀。一個非常英俊的男生讓她一見鍾情並如干柴烈火般迅速墜入愛河。但這段看似“門當戶對”的戀情卻因為不同的思想境界而匆匆了結。

男生家裡的教育思想是“綿暖不如皮,糖舔不如蜜”,對一切小資情調的東西都嗤之以鼻;而李銀河在二十多歲的年紀,看完了幾乎所有能找到的世界名著,無論是靈魂還是行為都與同齡人人有著很大的不同。她高度的包容度和思想境界是男生所達不到的。

情感作家張小嫻曾說: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種幸福。

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悲傷。

這段失敗的戀情曾一度讓李銀河痛不欲生。她甚至想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臂以緩解精神上的痛苦。這種煎熬一直持續到對的人——王小波的出現。

李銀河和王小波結緣於王小波的尚未出版的抄書稿《綠毛水怪》。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1977年,李銀河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光明日報工作,擔任記者兼編輯的職務。偶然間,她在朋友那裡,看到了一本手抄書稿,也就是尚未出版的《綠毛水怪》。李銀河很快為書中字裡行間流淌的詩情畫意著迷。當即,他就對書的作者王小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緣分是一件神奇的東西。《綠毛水怪》中還提到了另一本書,即俄羅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而這本書恰好也是李銀河的心頭摯愛。

“我看完這本書後,終身記住了它的前半部分。我到現在還認為這是一本最好的書,認為應該為了它永遠地懷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王小波在《綠毛水怪》中如是評價。李銀河非常震驚,他們的見解竟是驚人的一致。這讓李銀河如獲知己般欣喜。這種難得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不但讓她非常想認識作者,還隱隱地想要和他發生點什麼。

第一次見王小波,李銀河卻對他的外貌大失所望。而王小波卻對她一見鍾情,第二次見面便直言不諱的問她:“你有男朋友嗎?你看我怎麼樣?” 正是王小波這種“咄咄逼人”的自信和純真,讓李銀河對他另眼相看。

可見,如果沒有共鳴的文字和共同的喜好,其貌不揚的王小波是很難俘獲李銀河的芳心的。

此生能遇靈魂知己實屬幸事。現在越來越多的單身大齡剩男剩女相親無數,卻總難動心。因為年齡漸長後會深刻了解:外貌、家庭和地位等一切外在條件都是其次,一致的三觀才能走到一起。通俗地說便是最難得的“談得來”。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相知:情到深處難自禁

此後王小波便對李銀行展開強烈的追求。在那個沒有手機也沒有網絡的年代,情書便是最常見的戀愛方式。對於因文字結緣的二人,更是如此。

王小波的情書很特別。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他都事無鉅細統統寫入了情書中。而千篇一律的公文式開頭:“你好哇!李銀河”讓人發笑。沒有絲毫浪漫和溫情感,這樣的情書開頭起初也會被李銀河潑上幾盆冷水。但情書裡的的情話又能讓她讀到最樸實的深情。他說:

“要是上學來回路上的90分鐘省下來和你待在一起,那該有多好呀!”

“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 ”

“我把我整個的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靜下來想你,覺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議。以前我不知道愛情這麼美好,愛到深處這麼美好。真不想讓任何人來管我們。誰也管不著,和誰都無關。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那時的王小波無論是外表、家境還是職業和李銀河都不般配,甚至還受到李銀河媽媽的嫌棄。但他們的思想境界、眼界和三觀,都是如此驚人地一致。不同於李銀河的初戀,他們的內心都如同詩人一般嚮往著浪漫自由的愛情,認為真正的愛情都是在天上締結的;他們覺得,經典浪漫故事裡的男女主人公,也都是天差地別的。無論是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是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他們的愛情都阻礙重重。所以,如果沒有差別、沒有阻礙,那還叫什麼浪漫呢?

在李銀河看來,王小波是男版“灰姑娘”,而她自己則是擁有一雙慧眼的“王子”,早就看出來這個灰姑娘天生麗質,也發現了他擁有一顆詩人般無與倫比的美麗心靈。

李銀河篤定,王小波早晚有一天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脫穎而出,但那時候的王小波並沒有那麼自信,反而問道:“要是有一天我失敗了怎麼辦?”

李銀河暢想了一下未來,說到:“沒關係,即便沒有成功,只要我們快樂地生活也就夠了。”

正如李銀河在書中所言:風格幾乎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風格就是他靈魂的樣子,他的文字也就是他靈魂無意識的表達。學是學不來的,改也改不了。

由此可見,最契合的另一半,不在於表面的光鮮亮麗,而在於一定要和自己有一致的三觀。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相戀:只願君心似我心

在與李銀河相戀之前,王小波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個半導體工廠當工人。雖然書讀了不少,文采也比較出眾,但在學歷方面,他只讀到了中學。

面對物質條件和精神層面與李銀河巨大的差距,王小波沒有自怨自艾,或是自卑退卻。而是積極努力地去改變自己的現狀,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1978年5月,王小波毅然地走進了高考考場。據他自己說,在此之前,他“只上過一年中學,還是十二年前上的”。

為了跟上李銀河的步伐,王小波決定報考中國人民大學。或許是天賦異稟,在李銀河的幫助下,他順利地被貿易經濟系錄取。

除了學歷上的進步之外,王小波在職業生涯的發展以及文學方面的造詣也在不斷提升。

兩年後,也就是和李銀河結婚的當年,王小波在《醜小鴨》雜誌上發表了處女作《天長地久》。大學畢業後,他又成為了人民大學分校的講師。也是在那一年,王小波開始創作他日後的代表作《黃金時代》。

最終,王小波無論是在學歷方面,還是成就方面,他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和李銀河同樣的高度。

長久的愛情不但需要雙方性情相投,價值觀一致,還需要學會站在彼此的立場上做出犧牲,並不斷自我成長。幸福的婚姻本就該是“你很優秀,而我也不差。”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相守:我欲與君相知

都說“相愛容易相守難”。再合拍的兩個人在長久的相守中也需要不斷磨合。

王小波和李銀河的婚後生活,也發生過一些小插曲。

在認識李銀河之前,王小波是個離經叛道之人,從不循規蹈矩,而李銀河卻是共產黨員。同學們都驚訝於他們二人在身份和性格上的差異。可王小波自己卻說,遇見李銀河之後,他覺得李銀河代表的是社會的正面價值,他深知李銀河入黨的理想,而這些也給了他堅定信念的勇氣。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人的性格很難改變,但卻不代表不可能改變。其實,只要有足夠的動力,指引著你嚮往的目標,再加上毅力,你就可以改變自己。

李銀河,或許就是王小波改變自我的動力。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1982年,剛剛新婚兩年的李銀河,想出國去深造社會學,同時也想獲得更深更多元的精神食糧。

俗話說“三十不學藝”,可李銀河卻在這一年,選擇離開她喜歡且熟悉的工作,離開她新婚恩愛的丈夫,離開生她養她的故土,獨自一人前往連語言都半生不熟的大洋彼岸。

然而,這一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卻得到了丈夫的支持。真是“知你莫若我”。於是,當她在成功申請到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的深造機會之後,她就獨自踏上了前往異國他鄉的求學之路。

而最讓人感動的是,分別兩年後的1984年,王小波也趕赴美國,去妻子就讀的大學做研究生。他們在美國攜手共度了捉襟見肘的日子。他們高度一致的精神需求使得二人在最拮据的日子裡並沒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相反他們卻一起遊歷了歐洲。

他們思想境界的驚人一致不但體現在他們婚後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不要孩子到回國發展,他們總能達成共識。在他們回國後的九年時光裡,他們二人在文學界、學術界都大放異彩。

王小波在這段時間裡經歷了他人生中最為鼎盛的創作期。不僅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還獲得了很多中國作家第一次獲得的榮譽。在雜文和隨筆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他跨界創作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也成為了中國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編劇獎的第一人。

與此同時,李銀河開始進入性學研究領域,師從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成為了中國文科博士站的第一個博士後。後來她又陸續出版了數十本關於性學、社會學領域的著作。經過多年的發展,她也成為了這個領域的權威。

在他們相守的二十年裡,他們不僅在事業上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他們也沒有吵過架、紅過臉,就算是不曾見過他們的人,也都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他們的甜蜜和幸福。

不幸的婚姻各有不同,幸福的婚姻百裡挑一。相互扶持,彼此成就才是最佳婚姻的典範。

《人間採蜜記》:最美的愛情,契合的三觀

結語:陪我人間採蜂蜜

人間如花叢,我只是從中採擷一點點精華,對其他的一切不去理會。一生只有短暫的幾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自由奔放。隨心所欲。

這是李銀河在《人間採蜜記》中的總結。

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婚姻和愛情中,不僅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還要給與對方陪伴和支持,要學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愛情也許始於緣分,但最後真正能讓愛情長久走下去的,是契合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