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老中醫"坐診,一次講清

前言:父母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可謂不高,但許多父母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有閱讀、購課、聽課習慣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學習行為並沒有給家庭教育帶來改善,以致於產生消極情緒。為什麼讀書、聽課還是搞不定自己的孩子?是方法不對各類"磚家"在忽悠人?



根據調查數據估算,2016年下學習和2017年上學期,全國學前和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總體規模約達到19042.6億,總量上相當於財政性教育經費的60%。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在新時代,家庭中不僅具有相對充足的可用於教育的經濟費用,而且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具有較強的教育投資意識。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學科類(如數學、語文)的專業知識欠缺或提高,交給校外的專業培訓機構沒問題。但教育不是僅限於此,孩子的行為習慣,人格塑造等方面,是校外培訓機構無法培養的。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家庭教育提出要求:"要加強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家長課堂、購買服務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

由此,家庭教育被推上了一個新臺階。人民日報曾撰文,提出做父母的五個層級:

第一層級: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級:

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級:開始思考教育目標的問題

第四層級:為了教育孩子而提高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級: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停留在第一層級的父母應該是極少數,多數父母應該處於第三、四、五層級。曾有人這樣形容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孩子是影印件,父母是原件,當複印件出問題時,要怎樣改變?答案顯而易見,肯定是修改原件。

家庭教育的觀念被喚醒,許多父母開始重視並身體力行,為什麼那些擁有良好閱讀習慣,購買網絡或線下課程,來提高自己的父母,在面對問題時,依然搞不定自己的孩子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方面造成的。

忽略個體差異

許多父母看書、聽課後非常興奮,恨不得立刻就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實驗",感覺這次肯定能行。聽課時,熱血沸騰,回家後依然收效甚微。根本原因是: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300萬分之一,適用於別人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你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不同程度的遺傳了父母的基因,有自己的先天氣質。按照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 多血質

表現特點:,好動,善於,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情緒情感容易產生也容易變化和消失。

2、 粘液質

表現特點:平靜,善於剋制忍讓,生活有規律,有耐久力,態度持重,嚴肅認真,但不夠靈活,注意力不易轉移。

3、 膽汁質

表現特點:反應迅速,情緒有時激烈、衝動,很外向。

4、 抑鬱質

表現特點:行為孤僻,不太合群,觀察細緻,非常敏感,表情靦腆,多愁善感,行動遲緩,優柔寡斷。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這四種類型,沒有對錯、好壞之分,每一種類型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的部分。這是典型的四種表現,其實多數人都不一定是典型的某種特質,而是某種氣質類型的傾向性更強。按照統計學正態分佈來說,只是少數人是典型的某種類型。如下圖,可以理解為兩端是典型性的氣質類型,多數人處於中間的大部分。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圖片數據與上述氣質類型無關

小結:家庭教育的部分,本身就是一個個性化的教育,無法做到一個模板,隨意複製。所以,在選擇方法時還是要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這就需要父母親,對於育兒知識理論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能區分出,適合孩子的部分。

分辨能力弱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非教育、心理專業的父母對於書籍、課程裡提供的教育觀點、方法,不具備很強的分辨能力。個人認為,教育的理論,方法源自於心理學的的觀點,而心理學又分為很多流派,並不是一個流派的方法適用於所有孩子,這也是剛才提到的要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

舉個例子:現在提倡鼓勵式的教育,如果面對一個特別調皮、樂觀、自信甚至有點自負的孩子再用鼓勵式的教育,這個孩子有可能把家給拆了。

接下來簡述各流派的特點,以及如何選擇適用自己孩子的理論、方法。

1、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強調刺激-反應的過程。例如:教育心理學創始人桑代克的"迷籠實驗",把一隻餓貓放進籠子裡,籠外放著食物,貓咪誤打誤撞中觸碰了機關,獲得食物。隨著實驗次數增加,貓咪出籠的時間越來越短。行為主義認為,學習是一種嘗試錯誤的過程,也被後人稱為"試誤說"。實驗中,食物的吸引和自身餓的感覺,刺激了貓咪的行為,在不斷的實驗中(也可理解為是訓練)行為得到了強化。

在家庭教育中,對於孩子,我認為行為主義的理論是非常好的理論之一。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於孩子正確的行為進行強化,例如:語言的鼓勵、獎勵他喜歡做的事物,從而增加他們對結果的良性預期,減少不良行為的產生。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Q:可以懲罰孩子嗎?

A:當然可以,懲罰也是強化的一種,這個概念有點繞,我們放一邊。懲罰,可以限制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來達到懲罰效果,例如:玩具、書籍、動畫片等。但是懲罰的前提是,一定和孩子提前約定好的規則,而不是父母的心血來潮,隨意為之。

2、 認知學派

和行為主義的觀點相對,強調自我的動機和學習過程,依靠人的感覺、知覺得到。例如:絕大多數父母喜歡說教,這種行為,就是在給孩子建立認知的過程,然而這種方法也是效果"最差的"。如果孩子能聽進去你說的話,那麼基本上父母也不會煩惱了。因為這個過程,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內在動機。或者說,孩子本身是不願意聽你嘮叨的,他自己沒有這麼做的動力。

可以讓孩子通過自我體驗,來獲取知識、經驗,達到父母想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獲取的經驗可能是好的體驗,也可以是不好的體驗。例如:孩子寫作業費勁,意願不高,可以通過和老師提前"串通",讓孩子嘗試下完不成的後果。我指導過的一位家長,已經這樣做過了,效果還不錯。寫作業時間,從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1.5小時,且不用家長照看。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3、 人本主義

也被稱為積極心理學,溫暖的心理學,強調人的尊嚴、創造力、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我認為,人本主義的觀點,最適合那類"乖寶寶"。

4、 講個故事,舉例子

我曾帶過一個男孩,五年級,這個孩子,超級自信,認為只要他想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這種自信源自於他自己的過往經歷。象棋、魔方、矇眼魔方、類似超強大腦的比賽、機器人、書法……都拿過全國性的獎項。這個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打斷老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對於這樣的孩子,實在不建議採用鼓勵式的方法,肯定他的觀點。如果那樣做,我估計這堂課根本沒法上完。

但是,這個男孩有個特點,就是認知水平和能力較高,和他講道理,只要他認為你說的有道理,就可以接受你的觀點。那麼,這個孩子就比較適合用講道理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只是由於他的水平不錯,對於父母的認知及表達水平也是個挑戰。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小結:簡述了三個流派的觀點,其實各種理論的龐雜程度令人咂舌。簡單來說,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就是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觀點。可以通過自我體驗、強化正確行為,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不合理的期待

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方法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有合理的期待。不合理的期待,會加重孩子的負擔,也會讓自己出現"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消極狀態,也可以說,家庭教育中多數的煩惱來自於此。

1、 太著急

孩子的轉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上一段講到的行為主義,需要經過多次的訓練,才能獲得行為的改變。不可能,今天學到了一個新方法,回家在孩子身上使用,明天就發生變化。這個變化可能是5天,也或許是10天,總之,要允許孩子有轉變的過程和時間。

2、 忽略成長規律

很多父母在做揠苗助長的事情,根本原因是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規律。當我們接受一種教育觀點、方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心理狀態、能力是否能適應,以及當下他的主要發展目標。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前幾天報道"趴睡訓練導致嬰兒死亡"的案例,就是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在這件事中的錯誤有三處:

第一,所謂的老師,為了培養獨立性完全的不顧孩子的感受,這種觀點最早由華生提出,早已被摒棄;

第二,這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不是培養獨立性的時候;

第三,媽媽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內在動機,還是為了讓自己省事,可養育本身就不是一個省事的過程。

3、 做對了是理所應當

家庭中常見的現象是:孩子做錯了,父母會做出反應,甚至上演"河東獅吼";孩子做對了認為是理所應當,沒有回應。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個誤區: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是對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要積極回應孩子的錯誤行為,對於正確的行為也要給予積極的回應。

看書、聽課還搞不定孩子?這是病,得治

總結:當下信息流動速度快,有些所謂"專家,老師"並不具備很強的專業性,即使是權威發佈,父母也應該抱有批判性思維來看待。好的觀點和方法有很多,但不一定都適用於你的孩子,擦亮眼睛,學會分辨是重要功課。其實,只要能按照人民日報發佈的"家長的層次"來去做,已經很棒了。


懂點心理學,生活更美好


延伸閱讀:

參考:百度百科《氣質類型》《認知主義》《行為主義》

《人格心理學》--王偉主編,2013年8月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分享出去,做一個價值的傳遞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