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這幾天重溫了一下十一年前的經典影視劇《蝸居》,這部電視劇改編自作家六六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心想要在大城市站穩腳跟的女性海萍為了攢錢買房,和老公蝸居在一個狹小且擁擠的弄堂裡。見識了大城市的繁華富麗、多姿多彩,她不願意再回到小城市,並勸服妹妹海藻也來到大城市發展。


工作後的海藻遇到了初戀男友小貝,眼看著兩個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海藻卻淪陷在市長秘書宋思明的誘惑裡。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有人說她的愛情悲劇是姐姐一心想要買房子的虛榮心造成的;有人說是因為姐姐和姐夫的柴米油鹽的日子太過心酸,海藻對"貧賤夫妻"的生活望而卻步;而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海藻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她沒有自我,總是將自己的命運依附在別人身上。

01 生活上依賴姐姐,愛情中依賴小貝

海藻是姐姐帶大的,因此她從小便依賴姐姐,甚至超過依賴母親。從上什麼大學到找什麼工作這些人生大事,都是姐姐海萍為海藻做主,海藻卻沒有一絲主見。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和小貝戀愛後,海藻也是不用操心任何事情,小貝大包大攬,做飯是小貝做、家務活是小貝幹,海藻洗一下廚房小貝就心疼得不得了。

早晨海藻還沒有起床,小貝就為她擠好牙膏、準備好了早餐;海藻下班累了回到家,小貝給她按摩腿也正是越來越依靠姐姐和小貝,海藻思考事情總是頭腦簡單,不會顧全大局。

姐夫蘇淳因為買房子缺錢,借了高利貸;她看到難過的姐姐哭泣,心急之下,想要把小貝存的4萬塊全部拿給姐姐救急。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而在此之前,她已經和小貝借走兩萬塊去還宋思明的錢,如果再把4萬都拿走,那麼小貝的存款將一切清零,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上。

小貝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對未來的規劃,辛辛苦苦存錢為了和海藻結婚時候買房,可是海藻全然不顧。

她絲毫沒有考慮小貝的感受,也不為兩個人的以後做打算,只是一味地想要拿錢。

幫助姐姐沒有錯,可是不能將自己的道德標準建立在小貝的痛苦之上。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海藻和小貝之間產生了裂痕。

愛情裡需要兩個人相互依賴又相互獨立,如果一方一味的付出,一方只是坐享其成,那麼愛情的天平註定會失衡。

在小貝面前,海藻就是一個懵懂的小女孩,遇大事沒有主意,小事不在意。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愛情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要同步的愛和前進,如果是一個人的努力,那就只是徒勞。

也許大多數男人都喜歡身邊有一個愛撒嬌的"小女人",這樣很好的激發起自己的保護欲,但有時候太過"寵溺",反而會對對方不利。

好的伴侶,是相互成就,共同成長,這樣的感情才會越走越遠。

02 遇到有錢有地位的宋思明,甘願受他牽制

宋思明是海藻老闆的生意合作伙伴,從第一眼見到海藻就對她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 。海藻從小貝那裡借不到錢,便向身邊唯一的有錢人宋思明借了6萬元拿去給姐姐。從她借錢的那一刻開始,她就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什麼了。


自此以後,宋思明讓她陪自己吃飯,她隨叫隨到;打電話讓她去別墅找他,她不敢拒絕;宋思明每次提要求,她都一一應承。

因為她知道,自己欠他的,她更沒有辦法拒絕宋思明的愛意與誘惑。她一面欺瞞小貝,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和小貝過著日子;一面又暗地裡和宋思明曖昧糾纏不肯收手,她徘徊在兩個男人中間,既不好好珍惜小貝,又不肯走出一個已婚男人的懷抱。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愛誰,沒有一個明確的愛情觀,更甚於說明明知道自己在利用青春與美貌揮霍人生還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沒有錯。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寬恕定律":

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失誤、理解自己的過錯、輕易地原諒自己。

海藻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愚蠢地覺得幫助姐姐還了6萬的高利貸,自己就有了和宋思明在一起的理由。

在這條道路上,她越陷越深,終歸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和宋思明的"地下情"被小貝發現,兩個人分手後,她立即投入宋思明的懷抱,更加直截了當的坐實了"情人"的身份。住在宋的大房子裡,拿著宋的錢肆意消費。甚至當她懷了宋思明的孩子時,宋思明一句"留下吧!不要打掉。"她就乖乖地照做,沒有任何反抗之意,完全不考慮自己以後將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也不為孩子的人生負責。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在姐姐海萍勸說她把孩子打掉的時候,她依舊天真的想象宋思明有一天可能會娶她,想要用這個孩子來牽制住他。雖然她一直說自己是喜歡宋思明的,可也許她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對宋思明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也許她喜歡的就是宋思明頭上的那點光環,有錢、有地位、有人脈,姐姐需要錢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拿出好幾萬給海藻;海藻因為工作的事情被老闆數落,他一個電話就幫助海藻解決了難題;海萍夫婦因為找房子發愁,他直接把自己的空房給他們住;海萍的丈夫蘇淳因為工作的事情被拘留,他可以直接找到最優秀的律師替他打官司……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幫助,海藻還會和宋思明在一起嗎?

也正是因為宋思明看準了海藻骨子裡的這點虛榮心沒有主見的人格,才把她吃得死死的。


受人牽制的不是"愛情",是"利益"。

而因為利益捆綁在一起的兩個人,又怎麼可能拿"愛"與"婚姻"來衡量呢?

03 "沒有主見,虛無縹緲"導致了她的悲劇

沒有主見的她走向社會後,一直逃避生活中的種種責任,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

正值青春的二十多歲的女生,本來是最好的奮鬥年紀,海藻卻想象自己"要是一週能夠工作兩天,休息五天,該有多好。"正常的週一工作日,她也只會把時間用來回憶週末的美好時光,不專心工作;老闆給她佈置任務,她一副不情願的樣子。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她對自己的未來想要什麼、能夠達成什麼目標、自己發展成一個人什麼樣的人……完全沒有計劃。連攢錢都是小貝一直在攢,而她自己卻"月月光"。

無論是工作還是愛情,她都只想索取,不願付出。

宋思明對她而言,是保護自己的避風港,能夠幫她解決所有的問題。她根本不懂愛情,她聲稱自己是愛宋思明的,可是她更愛自己。最終,當她終於過上了"做二休五"的日子,月薪過萬,可全是憑藉著宋思明的地位換來的,如果沒有宋思明,她什麼都得不到。

一個沒有任何主意,凡事只會仰仗著別人的人,註定過不好這一生。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當海藻挺著大肚子去找宋思明的時候,偶然在街上看見小貝已經有了新女友,和女朋友有說有笑地逛街,眼裡再也看不到海藻了。那一刻海藻哭了,她丟了自己的"魚眼珠",是她親手把自己小貝推到別人的身邊,而自己卻在等待一個沒有結果的未來。

做了一個沒有名份的女人,懷了一個生下來可能面臨無法上戶口的孩子。

可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後果也只得自己承受。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失去主見和真知就是失去方向。

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很容易陷在虛榮與利益的漩渦之中,這個時候一般有點主見的人會懂得及時止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海藻卻執迷不悟,任人"指揮",到頭來一步錯,步步錯。

越是有主見的女人,越懂得掌控自己的人生,不會依附任何人,她們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規劃,不會迷失方向,盲目"戀愛"。

這樣的女人,才能夠擁有主動的人生。

04 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一直以來,海藻都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她什麼都聽姐姐的,不去思考,不去提升自己。


可畢竟人生是自己的,沒有辦法主導自己的人生,註定像浮萍一樣,只能漂浮在海面上,任由風把自己吹向別處。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而姐姐海萍則不一樣,雖然她敢拼、敢闖,無論是事業還是婚姻,都自己把握。沒錢買房,就努力掙錢,每天下班後去做家教掙外快,有時候甚至在上完家教之後又回到公司加班;為了省錢,不搭公交,直接買一個自行車上下班奔波。可以說是想盡一切辦法攢錢,最後終於在自己喜歡的城市成功買了房子。

雖然她性格急躁,對待老公蘇淳有時候過於強勢,沒有耐心。但她有主見、有想法,是整部劇裡最幸福的人,有一個脾氣好、憨厚的老公,有一個聽話懂事的女兒,有一對明事理的父母。就像海萍自己對海藻說的那句話一樣:"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你會知道有一個老公,一個聽話的孩子,一個房子,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有一句話說得好: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獨立有主見的,一種聽話沒主見的。前者懂得自己思考,後者一塊糖就能帶他節奏。


《蝸居》:從海藻的愛情悲劇看人性弱點,有主見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不得不說,海藻的悲劇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的沒有主見,她不懂得把握自己的人生,看到點利益就被人牽著鼻子走。她明知道和宋思明相處再久也不會有結果,可她還是麻痺自己,認為只要有他在就什麼都能解決,她把自己完全依託給另一個男人。

當這個男人不理會她時,她就傷心不已,不知所措。

不得不說,一個女人,是需要有點主見的。

尤其是在愛情和婚姻裡,有主見、明事理的女人更能夠經營好一段感情,她們通常在該理性的時候理性,該感性的時候感性;做事有自己的判斷和底線,在處理大事上也會水到渠成。

她們自立、堅強,不會隨意迎合別人,更不會去討好與取悅別人,她們有著高貴的靈魂、獨立的人格。

她們生活、婚姻往往也更容易幸福。

願每一個女性都能找到自己,忠於自己,做一個有主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