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變形記》觀後感

初讀卡夫卡的《變形記》,清晨醒來格里高爾變成一隻甲蟲,我的內心就隨著他的內心獨白而起落,我以為這只是一個噩夢,格里高爾在做一個奇怪的夢,隨著情景的帶入,我慢慢的感覺這不是一個夢,這是一個事實,這樣的事實怎麼發展下去的問題緊緊的扼制著我的心跳。在家裡人察覺之前,那麼多的心理描寫我都沒仔細讀,我只想趕緊讀下去探尋最後的結局。後面家裡人的態度讓我有點兒失望,有點兒理解,有點兒困惑,妹妹起初的表現讓我欣慰,後面讓我內心一陣悸動。我邊讀邊猜,我猜想最後格里高爾一定會重變成人形,讓這樣對待他的人羞愧,從而原諒了他們,讓他們得到教訓,最後這個小說就完結了,可謂皆大歡喜。當讀到格里高爾悄然死去的時候,淚水滴到書上。後面的的情景再也沒有細讀。這部短篇小說就此擱置了。後來去讀了卡夫卡的其他小說,瞭解了卡夫卡的生平,讀了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莫言的《豐乳肥臀》等這些荒誕文學、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才開始從這部小說中走出來,在以後的閱讀過程中遇到走不出去的環節,就會安慰自己“這都是假的,全是作者編造的”。

這次有機會重讀《變形記》,也是一種緣分,好的經典要常讀,溫故知新而已。十多年後重讀,少了少年氣,多了滄桑感,套用一句俗語,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暖,親朋好友的離去都已見慣,內心早已波瀾不驚。《變形記》對細節的掌控,對內心波動的描寫,就像《變形記》的中文譯者楊周翰所言:“他對待故事的嶄新的態度和敘述故事的技巧,使這些盡人皆知的故事得到新生命,時而引起人的同情,時而引起人的厭惡,時而悲慘,時而滑稽,使故事的情調生動而有變化。”他在結尾寫到“於是他們三個一起離開公寓,已有好幾個月沒有這樣的情形了,他們乘電車出城到郊外去。車廂裡充滿溫暖的陽光,只有他們這幾個乘客……”。他們毫無喪子之痛,只是作為一次值得放鬆的事來做。格里高爾的死去也成全了他們,讓他們過的很好,這也是格里高爾所希望看到的,但這樣的情景讓我高興不起來,我們應該緬懷那些為了我們而失去自己的人,成為蟲的格里高爾依然時時刻刻關注著一家人的生計和妹妹的前途,他不遺餘力的一次又一次的去跨越自己的屋門去表達自己的責任和對親人的關愛之情。他想重新成為家庭支柱的迫切心理跟父母的行為形成極大到的反差,妹妹隨著走上社會掙錢,也開始變得不耐煩了。平時在一個家庭中經濟之維與親情之維相互並行不悖,當經濟之維與親情之維相互衝突時,最後經濟之維衝破了親情之維,他表現的很乖,還是導致了父親不斷盛怒,最後被父親用一顆蘋果砸下了致命傷。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下,在為格里高爾哀傷的同時,也看清了親情的本質。

法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批評家加洛蒂曾經說:“一切真正的藝術作品都表現人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種形式。”卡夫卡的小說正揭示了現代人一種真實的生活處境——卡夫卡式——一種任人擺佈、無法自主、障礙重重、亦真似幻,充滿孤獨與恐懼、荒誕而又極其真實的生活處境。美國文學批評家喬治·斯坦納曾經斷言卡夫卡是一位預言家,因為卡夫卡早就預言現代社會中作為個體存在的荒謬性,揭露官僚機構和工業機器的邪惡性,預言了西方人文主義將被災難性地毀滅的的前提,斯坦納寫道“卡夫卡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中得到啟示,把人描繪成受折磨的害蟲。薩姆沙的變形記(初次聽到這個故事的人認為這是一場噩夢)將是上百萬人的真實命運”。我們應該反思西方的人文主義應該走向何處,個體應該如何才能生存。《變形記》中“老兩口幾乎同時突然發現,雖然最近女兒經歷了那麼多的憂患,臉色蒼白,但是她已經成長為一個身材豐滿的美麗的少女了。他們變得沉默起來,而且不自然地交換了個互相會意的眼光,他們心裡打定主意,快該給她找個好女婿了。彷彿要證實他們新的夢想和美好的打算似的,在旅途終結時,他們的女兒第一個跳了起來,舒展了幾下她那充滿青春活力的身體。”擺脫了格里高爾的三個人迎著溫暖的陽光走在了幸福的大道上,這種對悲劇主題的反襯和深化,用輕鬆的筆調對沉重的靈魂進行了凝重的拷問。格里高爾作為一個小人物出現,也作為一個小人物悄然的死去,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聊齋志異》中成名的小兒化為促織,最後用“非人”的行為為家庭掙得榮華富貴,《促織》中也透露著深深的無奈和悲哀,但囿於中國人的世界觀,最後以大圓滿的結局達到大和諧。促織的悲劇讓人感嘆封建社會的腐朽制度,《變形記》讓我們從個體的人出發認識資本主義下的黑暗即無助。有這樣的經典讓我們去思考,我們的人生才會完整。

讀《變形記》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