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江苏有养户因这种鱼病暴发一夜返贫,不少人“跑路”了

华东鲫鱼“鳃出血”肆虐,存鱼50%以上死亡!


从2007年开始,华东的鲫鱼开始被孢子虫病造成的苗种及成鱼大规模死亡所困扰,治愈率低。后来大红鳃出现,2009年的“鳃出血”暴发,其中鲫鱼“鳃出血”由于发病快,传染率、死亡率高,往往最令养殖户挠头。从2009年到2015年,6年时间里,从射阳到大丰、从盐城到整个苏北,“鳃出血”肆虐鲫鱼养殖业。据统计,鱼病爆发高峰期,曾有发病鱼塘占养殖面积近8成,发病鱼塘死鱼量高达30000尾/天。同时由于传染速度快,一口塘发病,周围十口塘、百口塘发病的现象屡见不鲜。


杯具!江苏有养户因这种鱼病暴发一夜返贫,不少人“跑路”了


据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港从事多年水产养殖的人士说,自2009年以来,每到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发生的季节,每天仅从黄沙港养殖区拖出去的死鱼就不止30万斤!不少的养殖户也都因为鱼病的暴发而返贫了,还有一些养殖户出现“跑路”现象。


“鳃出血”流行于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兴化等地,2015年以大丰所受危害最为严重。监测其首次发病水温为19℃,大丰建丰农场发病率92%(监测26口池塘,24口发病)。而且2015年鲫鱼主要病害流行特点是交叉感染严重,流行季节“鳃出血”、孢子虫、大红鳃甚至三种疾病一起暴发的池塘很多。连续六、七年华东地区鲫鱼养殖集中地区病害流行依然是年复一年,疾病暴发汹涌,连绵不绝。


2020年,最近华东地区鲫鱼发病趋向严重。兴化、大丰盐城等地成鱼存塘较少,小规格鲫鱼价格受出血病、水霉病等影响,池塘死鱼较多。其中个别养户出现大面积死鱼,存鱼50%以上死亡,养户损失惨重,小规格鲫鱼种基本全军覆没,养户进入补苗期。


杯具!江苏有养户因这种鱼病暴发一夜返贫,不少人“跑路”了


袁圣老师曾提到,对于已经发生“鳃出血”疾病的池塘,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使用一些渔药,将病鱼拿起来,鳃部立即就有血液流出者,为“鳃出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使用一些刺激性杀虫药如“光头”“车指清”等药物后,极易爆发此病。一旦发病后,若使用二氧化氯、苯扎溴铵等药物,会形成爆发态势。


陈昌福老师表示,银鲫的“鳃出血”已经被证明是由疱疹病毒II型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温度是16~25度。在江苏苏北地区发病的时间,上半年是4月中下旬到7月初,下半年是9月下旬到10月底。根据英国人的研究,在水温上升时期,到25度疾病就可以停止了。但是,在水温下降时期,即使29度也是可以发病的。对于鱼类的病毒病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对于已经确认了是“鳃出血”疾病的话,就不要胡乱地用药了。


综合历来治疗经验,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首先减料,降低鲫鱼肝脏负荷,用药以内服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为主,先用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免疫多糖一起用内服药控制,如黄芪免疫多糖+肤美,已感染能吃料或者未感染的鱼先用内服药保住。连续用5-7天后,等鱼体病情控制住后再用温和的消毒剂来杀灭外源病毒。


2、增氧抗应激:水质不好的一定要调节好水质,保证溶氧!少用有机肥,宁淡不老,很多鲫鱼塘口常溶氧不足。用泼洒姜或是维生素C抗应激,让鱼安静!一定要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和消毒药物的习惯做法。


3、等鱼体病情控制住用温和的消毒剂消毒,可以用蛋氨酸碘或纳米银!


蛋氨酸碘作为营养型药物在鱼病的防治中具有其他杀毒剂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此外,蛋氨酸碘不污染水环境和水产品,属无公害药物。作为一个新型的抗病毒的药,而且具有独特的功能,它的杀菌能力是非常广谱的,杀病毒的能力也很广,没有药残的问题,成为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我们做了20多种细菌和病毒的实验,效果都非常好。


高密度池塘:以水深一米计,一瓶一般用于4亩,发病时用到2亩;内服拌料:一瓶盖用于10至20斤料,一周可拌三次,隔天拌。


像纳米银一类消毒剂,作用效果更长,而且很安全,对鱼的体表粘液,皮肤友好,也没有刺激性。独特抗菌机理可迅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因此,细菌无法繁殖耐药性的下一代,能有效避免因耐药性而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纳米银消毒液,可以每个立方用到0.5-0.8ppm,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而且纳米银比抗菌素更强!发病时,池塘外泼可以用到2亩/瓶,拌料内服1mg/公斤饲料!避免与Vc共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