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可能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易經》就是風水先生的必備,通過《易經》來給人們占卜算命,從成書至今已6500年的歷史了,質疑聲一直不斷。

但研究學者溫海明指出,《周易》從成書開始,就是用來破解迷信的,是中國上古文化脫離巫術和鬼神崇拜,走向人文理性的偉大著作。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無論是卦爻的推演,還是卦爻辭的書寫和詮釋過程,都體現出人的精神和意志是世間變化之主宰的主導思想。所以可以說,《周易》基本沒有迷信的成分,沒有對超越世間之天神的執迷不悟和盲目信仰,也否定被外在力量迷惑和輕易信從超自然力的傾向。

當然,《易經》的起源於占卜有關,如朱熹曾說:“易本卜筮之書”。但占卜並不等於迷信,在人們碰到無法解釋,或者無法解決的疑難和問題之時,占卜一直是一種尋找答案的方式,在今天接近於心理輔導和決策諮詢。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易經》是哲學

《周易》是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之後,形成的一套“與天地準”、而且能夠“彌綸天地之道”的一部偉大著作。所以《周易》最原始、最根本的原理是天文學原理,是古人對於天上的日月星辰長期觀察之後,形成一套模擬星體運轉之道的象徵符號系統之上的哲理體系。

《周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總源頭。中國歷史上,《周易》是在經學、哲學與文化史上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的經典。《周易》的核心是易道,《周易》是一部揭示天地變化之道的書,為的是濟物利民。

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溫海明多年研究《周易》,致力於揭示人天之意作為溝通人與天、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核心,提出“意本論”,認為“意”既是世界之本,也是哲學宇宙論的基礎。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易經》是超科學

不光是哲學,《易經》也是一本科學的鉅著。西方學者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易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所以《易經》的64卦與人類息息相關,不僅是科學宇宙的金鑰匙,更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金鑰匙。法國傳教士白晉在信中寫道,二進制不應該是一門新科學,中國的伏羲幾千年就已經發明瞭。很多專家學者因此認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是科學的科學。

諸葛亮精通易學眾多分支,創作“八陣圖”,用於排兵佈陣;

魯迅曾說,不讀《易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

馬雲行商數十載,《易經》從未離身,他說,重大決策問《易經》;

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

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所以《易經》裡的內容包羅萬象,如果你還認為是一本算命書,那這本書也太浪費了。前文也提到占卜一直是一種尋找答案的方式,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註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這本《易經》才56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