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小玲最近一直萎靡不振,做事总是心不在焉。

原来,她最近一直被领导批评。

前天上午,领导开会的时候当众指责她工作不认真,交上来的报告结构一塌糊涂。小玲一头雾水,报告是严格按照原来报告的格式进行,前两个月都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她就追问了几句,才知道原来领导根本没有看过报告,一个老同事随口说了一句报告结构不对他就相信了。小玲有口莫辩,又不能强行让领导看报告,当众和他争论。

紧接着下午的时候,她提醒领导去开会,又被骂了一顿,说她做事不及时,通知的太晚,时间太赶了。

昨天,小玲吸取经验,早早地提醒按领导要求提醒他给总公司负责人打电话,又被骂了一顿,说她为什么那么早来催,没有别的事要做吗?小玲也很委屈,说好让自己10点提醒他打电话,自己小心翼翼的记着,掐着点提前半个多小时提醒一次,生怕被批评,还是被批评了。

今天又开了一次会,会上领导因为上两次的事情再次批评了小玲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经过连番的批评,小玲的自信心降到了谷底,做事没有精神,极度害怕出错。

小玲也一直试图反思自己的错误,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可是小玲真的不知道从何改起,工作状态越来越差。

又过了两天,领导突然表扬了小玲,说她报告做的不错,很清晰,大家要向她学习。

小玲很惊奇,这份报告还是上次那份,没有修改过,结果两次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

后来小玲才了解到,她频繁被批评那两天领导也受到他上级的批评,情绪不好。现在事情解决了,领导心情也恢复正常。

很多时候,我们或多或少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没有做错,却被批评责骂;或者仅仅做错了一点小事,就被抓住过度指责。每当被批评,我们的教育经历总是在潜意识里强迫我们接受批评,并反省改正。否则你就会被扣上玻璃心,不求上进,顽固不化,态度不端正等多顶大帽子,被进一步批评。

然而,被批评了就一定是我错了吗?

不是的。

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1.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对的,即使它来自权威

当一个衣着随便的人批评你不够精致,满口脏话的人说你没有素质,你会有什么感觉?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但肯定不会是沮丧和自卑。

那什么样的批评会让你难过,沮丧呢?肯定是来自权威者的批评,比如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批评,上学时老师的批评,工作时来自老板和领导的批评。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所知道的想到的并不一定是对的,权威者也一样。孔子都差点误以为他的学生背着他先吃东西,想要批评颜回,更何况普通的权威者呢?人有自己的认知盲区,就无法避免误解的出现,所以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对的,也不必一受到批评就马上自我否定。

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2. 批评者有自身的目的和立场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情感操控,就是在取得对方完全信任之后打击对方,摧毁对方的自信心,降低对方的自我价值认可度,达到驯化的目的。这是恶意批评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虽然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绝大部分批评都不会是这种极端恶意的批评,但也会有一些批评带有批评者自身的目的和立场。

比如上司批评你的方案还有漏洞百出并不是你的方案一无是处,而是因为不喜欢你在顶头上司面前越级表现,或者仅仅因为公司要求裁员;健身房教练说你形体不够美观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并不是单纯的关心你,而是希望你购买他的课程。

每个人说话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批评和指责作为语言的一种也并不例外。不是每一种批评之后都完完全全是为你好,一些批评中会包含着批评者自身的目的,我们要学会分辨。

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3.批评者有自身的情绪

当你办砸了一件事害你的老板在客户面前丢脸,他大骂你一顿,这个时候他是希望你进步吗?是在教你成长吗?当然不是,他是在宣泄他的愤怒。你做错事才挨骂,受批评,理所当然。当你什么都没做错,被情绪低落的上司找理由骂了一顿,这种情况不存在吗?存在,而且还不少。批评者是正常的普通人,所以情绪失控的情况在所难免,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因为你错了,也可能只是因为他情绪失控。

说这些情况并不是想告诉你不必理会任何批评,也不是想让你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而只是想让你更理性的对待批评,不过分抵触,也不要全盘接受,足够客观,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我们该如何这正确的面对批评、指责甚至否定呢?

1.摆正心态,人都会犯错

人不是生而知之的,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尽全力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仍旧避免不了犯错。所以犯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因为犯了个小错,主管批评你了一句,你就一天都不开心,无心工作,精神恍惚,白白浪费了一天,不是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了吗?

不要为一次错误否定自己,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才是最重要。减少不必要的内疚和自我怀疑,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而不是伤害自己。

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2.客观的评价自己的错误,改正真正的错误

奇葩说里傅首尔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人他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一边放着他犯的烂事儿,一边放着他应该受的惩罚。”她说瞎原谅会破坏这种平衡,同样,过度指责也会破坏这种平衡。

当你犯了一个小错误,却被反复批评,甚至从这个小错误一直引申,引申到做事方法,工作习惯,性格甚至品行、未来上去的时候,你就应该警醒,你究竟犯了什么错,你犯得错误是不是真的这么严重。

我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具有深刻的防微杜渐和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发现一点小错误就会及时修正。但是在改错之前,一定要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的错误,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当我们受到批评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分析情况而不是检讨自己。你要分析你因为什么受批评,是你的原因吗?你要承担全部责任吗?你究竟要改哪一部分?

正确认识你犯得错误,不接受过度批评,不过度修正自我,不过度自我批评,不伤害自己的自信心,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不足,才是健康的认错态度。

被批评被否定,全是我的错吗?

3.永远记得自己最终的目的

批评会使人羞愧、自责、难堪,那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批评呢?当然因为我们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你要永远记得这个目的——你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接受批评,反省,都是为了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你真正明白了自己接受批评的目的,才不会因为畏惧人言而迅速接受各种批评,才不会过度苛责自己,才不会在别人的评价中迷失自己。当你真正从他人的批评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才真正的能够改正,进步。

在那之前,某些批评和否定伤害了你,使你自卑,让你失去自我,别犹豫,果断的拒绝接受这种批评。不管这种批评是处于善意还是恶意,甚至仅仅是因为无意,只要超越你的心里承受底线,就立刻狠狠的将其拒之门外。

没有人有资格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伤害你,即使以批评的形式。

毕竟,一个人想对你好,如果方法使你不舒服,你都有权利拒绝,更何况是带着伤害的批评呢。

让自己成长的方法有很多,接受批评只是其中一种。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努力,终有一天你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理性面对各种批评。

但在那之前,保护好你自己,别在别人的评价中变得卑微,迷失了自己。

最后,《无问西东》中的一句话送给你: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