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民國有三個瘋子:章太炎、劉師培和黃侃。黃侃是三不來教授:下雨不來、降雪不來、颳風不來。黃侃還是三怕教授:怕兵、怕狗、怕雷,打雷都能跑到桌子底下瑟瑟發抖,非常狼狽。黃侃一生的成就斐然,是辛亥革命先驅、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曾經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任教授,與章太炎、劉師培並稱為國學大師。但是,在民國時期的當下,這位黃侃就是我們的黃教授,緋聞遍天下,屬於情場浪子、為民國世人不齒,經常見於民國小報報端。


逾越師生人倫


黃侃個性輕狂,一生結婚九次,報刊曾有“黃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之說。

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曾回憶黃侃騙婚黃紹蘭一事,致其一生流離失所,直斥黃為“無恥之尤的衣冠禽獸”,“小有才適足以濟其奸”。

黃紹蘭是黃侃的同鄉、同族,黃侃當過她的塾師。後來,黃紹蘭從北京女師肄業,去上海開辦博文女校,黃侃便到上海追求她。髮妻尚未下堂,黃侃心生一計,騙取黃紹蘭與自己辦理結婚證書,用的是李某某的假名。黃侃的解釋是:“因你也明知我家有髮妻。如用我真名,則我犯重婚罪。同時你明知故犯,也不能不負責任。”

誰知好景不長,黃侃回北京女師大教書,與一蘇州籍的彭姓女學生秘密結合,此事被黃紹蘭的好友偵知。黃紹蘭聞訊,欲哭無淚,因為婚書上男方的姓名不真,又如何對簿公堂?更可悲的是,她與黃侃生有一女,其父恨她辱沒家風,一怒之下,與她斷絕父女關係。

黃紹蘭後來投在章太炎門下,深得章夫人湯國梨的同情,但她擺脫不了黃侃給她心靈投下的巨幅陰影,終於還是瘋掉了,而且自縊身亡。湯國梨在《太炎先生軼事簡述》一文中公開表明她看不慣黃侃極不檢點的私生活,罵他“有文無行,為人所不恥”,是“無恥之尤的衣冠禽獸”。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與女兒同級學生交好


黃侃在武昌高師任教時,武昌女師學生黃菊英與他的大女兒同年級,常到黃家串門,以伯叔之禮事黃侃,黃侃對這位女學生也非常友善。就這樣日久生情,黃侃對這個女學生也很好。

日子一久,竟生愛戀,不數月,二人突然宣佈結婚。朋友們都以“人言可畏”勸他,他坦然地說:“這怕什麼?”此事傳遍武漢學界,頓時成為醜聞。黃侃何時怕過別人罵他傷風敗俗?他居然要學生收集罵他的小報,以供蜜月消遣。他填了一闕《採桑子》的詞給黃句英,可謂十二分深情:


今生未必重相見,遙計他生,誰信他生?縹緲纏綿一種情。

當時留戀成何濟?知有飄零,畢竟飄零,便是飄零也感卿。


黃菊英反覆默誦這闋詞,淚眼朦朧,大受感動。她認定嫁為名士妻,修到才子婦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便毅然脫離家庭,與黃侃結為夫妻。


欲帶兒子逛妓院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浪蕩才子不光婚史豐富,逛青樓喝花酒更是不在話下。那個時候,文人們去花街柳巷秦樓楚館吃吃花酒打打茶圍,是件雅事。黃侃本是個詩酒風流的人物,以狹邪遊(狎妓)為遣,並不奇怪。

黃侃的長子念華患肺結核去世後,閒談中黃侃問念田:“你知道你哥哥怎麼死的嗎?”念田說:“不是肺結核嗎?”“不對!”念田一時不明白了,於是猜,全不對。最後黃侃說:“是捋死的(即手淫而死)。”隨後黃侃又囑咐道,“你不要學你哥哥,你要有這慾望,你告訴我,我帶你去。”猛一轉念,自語道:“吾父子怎好同去?”


狂懟胡適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胡適主張白話文,黃侃主張文言文,兩人都在北大教書,抬頭不見低頭見。一次,黃侃見著胡適:“你提倡白話文,不是真心實意!”胡適猝不及防:“為何?”黃侃竊喜:“你要是真心實意提倡白話文,就不應該叫‘胡適之’。”胡適:“那叫什麼?”黃侃:“應該叫‘到哪裡去’!”說完了,黃侃仰著頭打了三個哈哈,然後揚長而去,剩胡適在風中凌亂。

黃侃在課堂上講文言文的高明,講著講著,就想起了胡適,說:“如果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打電報得這麼說: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總共十一個字,要是用文言文,四個字就夠了:‘妻喪速歸’,省了三分之二的電報費。”

某日課間休息,幾名教授在閒聊京劇《秦瓊賣馬》,胡適瞧不上京劇,插嘴說:“京劇真是太落伍了,用一根鞭子就算馬,用兩把旗子就算車,應該用真車真馬……”幾名教授嗆在那下不來,想反駁卻又找不著話,黃侃站了起來:“適之啊,適之,要是唱武松打虎怎麼辦啊?”胡適:“……”

還有更厲害的,黃侃在中央大學講謝靈運做官做到了秘書監時,又想起了胡適,胡適寫了兩本書,一本叫《哲學史大綱》,另一本叫《白話文學史》,雖是兩本不一樣的書,卻有一個共同點:都只寫了一半,下半部沒有。黃侃又竊喜,說:“昔日有謝靈運為秘書監,今日胡適可稱之為著作監。”學生聽不明白,啥叫著作監?黃侃:“監,就是太監的意思,書只寫了上半部,‘下面沒有了’,不是太監?”學生大笑!


您老尚且不通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王闓運,晚清經學家、文學家。是當時的名流,做過攝政王肅順的幕僚,勸肅順早點對慈禧下手,肅順不聽,被慈禧殺了,他只好躲回湖南做學問。王闓運的名聲還不在這,而是學問很有幾把刷子,楊度、齊白石就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一次,黃侃去拜訪王闓運,王闓運喜歡黃侃,覺著他的詩寫得好,見黃侃來了,一邊笑一邊說:“哎呀,你年紀輕輕就文采斐然,我兒子與你差不多大,卻還一竅不通啊。”按理說,黃侃應該很激動,可他偏偏喜歡斜著來:“您老尚且不通,更何況您的兒子!”


嘲諷袁世凱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袁世凱籌謀稱帝,因黃侃名氣甚大,並準備授予黃一等金質嘉禾勳章,授意黃侃為他寫《勸進書》。黃卑視袁的為人,因而拒之,並作詩歌嘲諷此事,說“二十餅子金真可惜,且招雙妓醉春風。”(據言當時一枚嘉禾勳章值二十金。)


1914年2月,章太炎從日本回國後因反對袁世凱稱帝,遭到軟禁,先囚於北京本司衚衕,後囚於東城錢糧衚衕。此時黃侃正接受北大之邀來京擔任教授之職,輾轉打聽到章氏下落,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探視。黃侃見章寂寞一人,便以請章講文學史為由,留下來伴宿。黃侃與師同舟共濟數月後,終被警察驅逐。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劉師培

不滿五十不著書


黃侃曾說“不滿五十不著書”。1935年,黃侃五十大壽,章太炎十分高興的贈他一副對聯:“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成好著書。”,上連以孔子“五十讀《易》”的典故,稱讚他50年來都在勤奮學習;下聯用蔡邕《曹娥碑》的古典,希望黃侃今後可以潛心著述。黃侃見聯大為恐懼,因為章太炎聯中嵌有“黃絕命”三字。同年10月8日,黃侃因飲酒過量,吐血而死。章太炎因聯句竟成讖語,悔痛不已。


一代國學大師,一生結婚九次,黃侃:一個狂懟胡適的“瘋子”!


據說在其彌留之時,他說不得話,手卻指向架上一書。學生們將書拿來,他翻到一頁,手一點,人已逝去了。送走老師之後,學生們想起那書,大家翻開一看,頓時覺得,雷電之光,激盪天地:前幾日學生們爭論的一個問題,老師沒能作答。原來,老師最後手之所指,正是答案所在。

黃侃去世時年僅50歲,雖未出版任何著作,卻成為海內外公認的國學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