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家”是棲息之地,是人們疲憊身心的港灣,更是精神上的加油站。每個人在承擔家庭責任同時,也盡情的享受著家庭所帶來的溫暖。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家庭所帶來的溫馨。在民國時期有這麼一個人,他一生為愛而生,一生都在追求浪漫主義的自由婚姻。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可就在得償所願後,婚姻於他而言,只有無盡的負擔,卻極少享受到家庭生活該有的溫暖。收入不菲的他,竟連件像樣的衣服都不捨得置辦,他就是近代詩人徐志摩。

與原配夫人沒有共同語言,為追求浪漫自由的愛情成為第一個離婚的男人

家庭富裕的徐志摩和家庭顯赫的張幼儀,在外人看來兩人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拿現在的時髦話講,那也是高富帥娶到了白富美,可謂是天作之合的上等姻緣。

15歲的張幼儀在父兄的安排下嫁給了徐志摩,對張幼儀的印象和感覺他僅用了“鄉下土包子”五個字的評價。他本就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婚姻。奈何年少的他無法抗拒家人的安排,心裡卻極為牴觸。他從心裡就沒有想過要接受,那個從來都不認識的女人。唯有對她視如空氣,用極為殘酷的冷暴力,來向家人發洩他心中的不滿。

新婚之夜在家人的脅迫之下,才完成了夫妻間的周公之禮,此後除了完成父母抱孫子的願望,不得以和張幼儀行夫妻之事外再無交集,沉默就是他給張幼儀的婚姻態度。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丈夫的態度令張幼儀很是費解,按她自己的話講,我身材不錯,有一雙大眼睛從小也是被誇大的,怎麼就如此不受丈夫的待見。

為了改善夫妻之間的關係,她只能更加盡心盡力的伺候公婆,凡事盡善盡美。這些對於徐志摩來講,只會讓他更加煩躁,他很討厭張幼儀,但卻找不到她身上任何一點過錯。

在生下徐家長孫,完成了父母抱孫子的願望後,就去到國外求學,逃避他們這段沒有愛情讓人窒息的婚姻。

在法國認識了跟隨父親在外求學的林徽因,接受了西式教育的林徽因。渾身散發出來新時代女性知性美,同時又不失東方女性優雅的林徽因,深深吸引了崇尚自由浪漫的徐志摩,覺得自己終於遇到了心中完美的愛情對象。

他滿腔的柔情和浪漫情懷,就在遇到林徽因這一刻,終於有了宣洩口,目光再也無法離開他心中的女神,她所到之處他都能目光所及。此後開始了對林徽因熱烈的追求,把他的柔情、他的愛、他的思念,化作一首首熱烈的情詩,飛到林徽因的心中。

如果說林徽因是一團火的話,哪怕是灰飛煙滅,他也甘願化作一隻愛情的飛蝶,義無反顧的飛向她。在異國他鄉倍感孤獨的林徽因,終於被他打動,屈服在他的萬般柔情和滿腹詩詞才華中。他們在詩情畫意的康橋,開始了浪漫的愛情。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得到愛情滋養的徐志摩,此時就像一條擱淺在沙灘上的魚,在即將缺氧致死時,被人放入了大海中如魚得水。

他感到幸運同時,拼命的吸取著愛情帶給他的養分,詩詞創作在這一時期達到了人生頂峰。能遇到林徽因,他覺得自己何其幸運,他感覺自己活了過來,生命充滿了色彩和意義,他在這種幸福中不能自已。

就在這時張幼儀從國內追尋他而來,天知道他有多麼不願意她的到來。遠離了張幼儀,才讓他有了種自由的感覺,似乎連婚姻都沒有發生過,可以毫無顧慮和林徽因陷入愛河,他正被幸福包圍。張幼儀的出現無疑打破了他的幻想,他覺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林徽因。但來自於家人的壓力,他不得不去接她來和自己同住。

這時的徐志摩既幸福又痛苦,他幸福的是終於遇到了理想中的愛情,愁的是他畢竟是個有婦之夫,這個身份阻擋在他們的愛情中,成為無法跨越的城牆。

從此他有了兩個不同的面孔,在林徽因面前千般浪漫、萬般柔情,回到家中面對張幼儀的冷若冰霜。

而伴隨著張幼儀的到來,林徽因對待徐志摩的激情卻在慢慢消退,感覺到林徽因的退卻,徐志摩把一切怪在張幼儀身上,怪在自己的身份上。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他要快速結束自己的婚姻,用一個配得上林徽因的身份去愛她、追求她、擁抱她。

終於他下定決心離開張幼儀,消失在他們出租房裡,放著懷著身孕的張幼儀獨自面對異國他鄉的生活,獨自承受著異國離婚喪子之痛。

心中女神離他而去,離婚後的徐志摩情感落空

不同於徐志摩的滿腔熱血,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可以不顧及他人感受和看法而言,林徽因的態度卻是冷靜而又理智的。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開始很難拒絕徐志摩,激烈而又浪漫的愛情,除了徐志摩的才華,他們有太多共同語言。在徐志摩一封封深情浪漫的情詩中,她感受到了自己內心的也在隨之跳躍。

她多想可以奮不顧身的回應這份感情,和愛她的徐志摩一在起。不過張幼儀到來,似乎給她的激情當頭淋下一盆冷水。她知道張幼儀的存在,徐志摩從不欺瞞她。可真的要面對時,又冷靜和理智下來,她不難想到張幼儀對徐志摩的愛。

她也不難想象,一旦真的和徐志摩在一起,將要面對的是什麼?親人的不支持、朋友的指責、外界的評論,不論哪一條,對於她來講都承受不住,並不是她不愛他,但就是無法做到承擔那麼多,這和她的成長經歷有關。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她的母親是父親的妾室,而且常年不受寵,她從小目睹了母親,不受父親重視的悲慘命運,唯一值得她慶幸的是,父親並沒有因為不重視母親而忽視她。相反的,她以自己聰明才智,成為父親最愛的孩子,成為家族裡最受重視的孩子之一。

她無法想象,因為愛上徐志摩的原因,另外一個無辜的女人,要繼續母親那般命運,甚至更慘。做不到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她更無法想象一旦與徐志摩在一起,就會被千夫所指。她好不容易在親人間取得的地位,將化為虛有,換之而來的就是對她滿滿的失望和離棄。那種日子是如此刻骨銘心,她沒有勇氣面對。

在知道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是那麼的絕情和冷酷後,完全沒有責任二字,她反而理智起來。害怕在激情退卻之後,她也會變成第二個張幼儀,變成第二個母親的命運,種種衡量之下她退縮了。

在徐志摩不顧剛生完孩子的張幼儀的感受,強要她簽下了離婚協議時,林徽因選擇了和父親回國,做了愛情的逃兵。

就在徐志摩拿著離婚協議興高采烈的去找林徽因時,讓他意外的是等待他的是人去樓空,這回是林徽因消失了。就像他當初消失在張幼儀身邊一樣,知道真相後的徐志摩有多麼憤怒和窘迫。他甘願承受天下大不違,拋棄剛生下他孩子的原配,只為能讓自己有個配得上他的身份。沒想到對方卻在他奮不顧身時選擇了默默退出。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徐志摩曾這樣描述當時的感受,他陷入了一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境界,這邊已經和張幼儀離婚,那邊林徽因卻莫名消失。有人說就算沒有林徽因,徐志摩一樣會離婚,這是極有可能的,他不止一次向張幼儀提出離婚的想法。

但如果不是林徽因,他不會在張幼儀最脆弱的時候,選擇棄她而去,畢竟他們也湊合過了7年,不再乎多等幾個月,他一定會等她生完孩子安頓好才離婚。有人說是因為林徽因讓徐志摩,在她與張幼儀之間做個選擇,但被她自己否認了。

我個人覺得她至少有向徐志摩,傳達過這種信號,否則無法說通徐志摩,非要在這關鍵時期離婚的原因。畢竟他本性不壞,只是面對愛情時採取了極端做法。總之他被林徽因拋棄了,這次他也嚐到了被心愛之人莫名拋棄的滋味。

愛上有有夫之婦,收穫了理想中的婚姻,但也成為了愛情的囚徒

一路追隨著林徽因的腳步,徐志摩回到了國內,為了能夠挽回他的愛情,他不顧家人的反對,不顧張幼儀的處境,依然在《申報》上刊登了和張幼儀的離婚聲明。

似乎在向林徽因傳達決心,他已經是自由之身的事實。無奈已經恢復理智的林徽因,終是沒有給他想要的回覆,而是在家人的安排下,許配給了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

對於這門婚事林徽因自己是認可的,首先梁家的政治地位,在當時的影響力,絕對比從商的徐家要強的太多,其次梁思成的實在比起理想主義的徐志摩,讓她更有安全感。一旦拿定主意便不會輕易動搖,不管他如何努力,空留這份情傷給徐志摩獨自面對。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認清事實的徐志摩,無奈也只能留下感嘆: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他在世間尋尋覓覓,卻又無法揮去林徽因的倩影,他是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人。失去愛人的他,一腔柔情無處宣洩,就在他失意彷徨時認識了當時有名的交際花陸小曼。一個能歌善舞,畫得一手好畫,多才多藝的女子。人們常說陸小曼是一個具有毒性的美女,她的美就像一朵嬌豔欲滴的罌粟花,讓人慾罷不能。她有個稱得上是美滿的家庭,丈夫是警察廳廳長(王賡),年輕有為,國之棟樑。

愛玩的陸小曼常年混跡在各種舞會、歌廳、戲院、夜場中,事業心強的丈夫無法滿足妻子的陪伴需求。王賡與徐志摩同是梁啟超的學生,是舊相識,妻子和徐志摩能聊得來,自己又沒時間經常陪她,也樂意讓徐志摩陪陸小曼打發時間。所謂日久生情,一來二去,兩顆原本孤獨的心,撞出了火花,正如燎原般來勢洶洶不可阻擋。

徐志摩被風情萬種的陸小曼深深吸引住了,她的真實和自身散發女性魅力,自由浪漫的性情,不就是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嗎。而徐志摩身上特有的詩情畫意,多情浪漫是丈夫王賡所不具備的,比起丈夫的木訥,徐志摩更懂她的心,更看重她個人的成就,更懂得肯定她身上的才能。

徐志摩覺得陸小曼正處於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中,他認為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便決定要解救,這個在沒有愛情婚姻中掙扎的女人。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和林徽因相比,陸小曼在面對他與徐志摩這段不尋常戀情時,沒有退縮和逃避,而是像徐志摩那樣,為了愛情選擇了勇往直前,且義無反顧。

為了和丈夫離婚,她甚至打掉了肚子裡的孩子,而失去做母親的資格。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不惜拿自己的生命來和家人作抵抗。這個過程徐志摩一直都在為她加油打氣,精神上支持她。或許有著同樣經歷的徐志摩,才知道此時陸小曼需要的是什麼。

總之他們這段戀情在當時是驚天地泣鬼神,當然伴隨的更多的就是,對他們的指責和不理解,人們無法理解為何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偏偏放著整片森林不要,而要去愛上有夫之婦,人們也無法理解那個不愁吃穿,放著一輩子富貴太太不當,要打掉孩子去嫁給一個文人的陸小曼。

這對戀人在人人不看好,議論紛紛中堅持在一起,不顧一切外界的言論結婚了。這種為了愛情不管不顧,為了愛情而甘願犧牲一切的樣子,或許就是徐志摩理想的愛情吧。

所以婚後他特別珍惜這段感情,毫無底線寵愛陸小曼。因為他終於找到了靈魂伴侶,終於找到和他一樣,可以為了愛情甘願犧牲的人。從此他將可以把自己一腔柔情,毫無保留給到另一半,一起書寫理想的愛情篇章。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他們過了幾個月神仙般的日子,但結婚後徐志摩父母,看不慣陸小曼的作風和不分場合的矯情,一怒之下便投靠了前妻張幼儀,同時也斷了徐志摩夫妻的經濟來源。這個從小生在富貴中的公子哥,在這以前從未考慮過生存問題,依靠徐家的財力,他也用不著為生活而奔波。他本以為以他的才華,依靠教書就能養活自己和陸小曼,更何況他寫詩文還有稿費,加上分家時的那分家產,他和陸小曼足以過活。

但陸小曼不同,過了幾個月的新婚日子後,便按捺不住早已雀躍的心,在搬到上海後就如魚得水。吃穿用度十分注重排場,租的是最好的別墅,僅兩人居住的家裡,請了十多位用人,廚子、保姆、司機、侍女一應俱全。

陸小曼自己則每天都是唱歌、跳舞、唱戲、麻將中紙醉金迷,為捧當紅小花旦更是一擲千金。這種日子對於以往的陸小曼來講,是平常不過的事情。因為前夫王賡在經濟上,可以無限制的滿足她一切需求,且從無怨言。

她每天過的是黑白顛倒的日子,夜裡兩三點才睡,白天要睡到中午才起,下午開始應酬,現在又有心疼她、愛她的徐志摩陪伴,日子倒也十分幸福。但這種幸福對於徐志摩來講,卻是沉重的負擔,但他愛陸小曼,希望她開心,也甘願盡力來滿足她的需求。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可奈何他只是一位教書先生,為了掙更多的錢,而不得不同時兼多個學校的教學,晚上還要不辭辛苦的寫詩文掙稿費。陪伴陸小曼的時間在慢慢減少,感到孤獨的陸小曼,只能更加活躍在各種交際圈中。他們之間開始了不平等的關係,一個拼命地給予,一個拼命的豪奪。最後陸小曼交友不慎,認識了翁瑞午,這個她一輩子都無法離開的的男人,並且迷上了鴉片煙。

徐志摩只有更加拼命教書寫詩,拼命掙錢以維持陸小曼揮霍無度的生活。但他顯然已經是力不從心了,不得已開始向身邊的朋友借錢過日子。最後在胡適的介紹下,讓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那裡的薪水更豐厚,他爽快答應了,同時兼了女子大學的課程,用來維持生計。很難想象當其他人薪水只有一兩百的收入時,徐志摩每月都有600多塊的收入,但高薪的他是一分也捨不得亂花,通通寄回上海給陸小曼。

看著身邊朋友出雙入對,夫妻舉案齊眉,一家人溫馨過日子,他多次寫信陸小曼,勸她戒掉鴉片希望她來到北平和他一起生活,免得他還像個孤家寡人一樣獨自在外遊蕩。但性格高傲的陸小曼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上海,他每次從北平身心疲憊的回到上海家中,她多希望陸小曼能出門迎接或接過他的手提包,問候他一句是否辛苦,一切他都覺得值得。

可當他滿懷期待回到家裡,看到的不是吞雲吐霧中的陸小曼,就是在和朋友一起搓麻將,他再也感受不到來自妻子那裡的溫暖

為了支撐陸小曼的開銷,不斷的在二地之間來回奔波。在北平他基本住在胡適家裡,胡適的夫人在替他整理行李時,發現徐志摩僅帶著兩件長袍,一件已經扯破了,一件又是抽菸時燒了個大洞的,便在燈下給徐志摩仔細縫補起來。忍不住問道:你這位名教授,收入也不算少,怎麼弄的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而令他更窘迫的是,朋友對他疑問最多的是怎麼最近作品越來越少?要知道文字一旦加入了金錢的慾望,便失去了該有靈性,他一度形容自己的創作困境,詩文現在和他的關係,就像一個農夫再也種不出像樣的糧食一般。

徐志摩在多次規勸陸小曼戒掉鴉片無果後,一次再回家時看著煙霧瀰漫中的陸小曼,實在憋不住發了幾句牢騷,沒想到陸小曼的大煙槍迎面飛來,打掉了他的金邊眼鏡,他的心隨著鏡片碎了一地。他默默撿起眼鏡,拿起剛提回家的行李再次出發,心情苦悶的,他去到朋友那裡。為了節省路費,他再次選擇了免費的郵政飛機,準備飛回北平,剛好也可以趕上參加第二天林徽因的建築講說會。

沒想到飛機在濟南境內,因視線受阻撞山墜毀了,一代詩人徐志摩年僅35歲,便匆匆走完了他悲壯又浪漫的一生。此時他與陸小曼結婚5年,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經日漸嚴重,兩顆心早已相離甚遠,加上他們之間還出現了一個揮之不去的翁瑞午。

徐志摩:不惜拋妻棄子只為追求真愛,為何最終卻為情所累?

結語:

這些年徐志摩愛過、恨過、怒過也勸過,但正如徐志摩所說,這一切源自於愛。他總希望通過自己的規勸,能讓陸小曼改邪歸正,好好發揮畫畫的天賦,能在國畫界取得一席之位,與他伉儷情深共同在文學中攜手並進,就像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妻一樣。

他一直希望那個理想中的陸小曼能夠回來,一直用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來愛這個女子,當他的理想破滅,覺得陸小曼再也回不到想象中的樣子時,他內心滿滿的挫敗感。

這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詩人,當失去理想中的愛情時,或許死亡對他來講也是一種解脫。讓人唏噓不已的是,這位為了理想愛情,而甘願粉身碎骨的大詩人,在追求到心中夢想的愛情後,會有這樣的婚姻生活,會是這種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