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成大事業者,必是六親不認——劉邦就是這樣才混成皇帝的

二千多年前的一個冬天,楚地沛縣豐邑地區的一戶家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他的母親掙扎著爬起來,旁邊的穩婆趕緊用熱水燙過的剪子,把孩子的臍帶剪斷。穩婆抱起小嬰兒,準備擦拭乾淨,用襁褓包起來。這時,她看到這個男嬰的左邊大腿上排了幾顆黑痣。她沒有在意,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背,嬰兒哇哇哇地大哭起來。

這便是劉邦

凡成大事業者,必是六親不認——劉邦就是這樣才混成皇帝的

劉家不算窮,這是他們的第三個兒子了,老實的莊稼人看著這個皺巴巴的嬰兒,滿心歡喜。

劉邦有句名言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他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句話的呢?

當時,劉邦利用項羽率軍收復梁地的機會,設計挑逗堅守項羽當時西征大本營成皋的曹咎,曹咎中計,劉邦遂一舉佔領了成皋,“盡得楚國金玉貨賂”,幾乎把項羽的家底給奪了。暴怒之下,項羽迅速率領精兵強將回軍向西,與劉邦漢軍對峙於廣武澗,即所謂鴻溝。

凡成大事業者,必是六親不認——劉邦就是這樣才混成皇帝的

對峙鴻溝後,項羽不斷向劉邦挑戰,天天叫陣,但是,無論是單打獨鬥也好,三軍拼殺也好,劉邦就是不接招,只堅守,不交手,哪怕項羽安排人在鴻溝邊不停羞辱漫罵,也默默忍著,不作聲。

凡成大事業者,必是六親不認——劉邦就是這樣才混成皇帝的

如此焦灼對峙數月後,因為糧草軍需不繼,項羽決定使出殺手鐧,他手裡有攥著俘獲的劉邦家屬嘛,尤其是劉太公,那可是劉邦的親生父親。所以,項羽便命人將太公綁在案板上抬出,向鴻溝那邊的劉邦喊道,如果不投降,我就活煮你的老父親。

於是,就有了劉邦上面那句“經典名言”的回答,你我曾相約為兄弟,所以我爸也是你爸,硬要烹了他老人家,也分我一杯羹吧。

劉邦這句話,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大家也知道了,劉邦當了皇帝!

但,大家真的願意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