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隆都鎮龍美寨有座狀元先生第,也是全潮汕唯一一座

澄海隆都鎮龍美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古村落。舊時村外有個小土丘,這小土丘村裡人叫宅頂。宅頂上有一座很高很大的石亭,貝灰的地埕,亭裡有石桌、石凳,十分氣派。亭邊的大榕樹有好幾棵,它們都很粗壯,有的樹幹要十多個小孩手拉手才能圍攏。樹幹撐起的綠冠就像一片綠色的雲。

澄海隆都鎮龍美寨有座狀元先生第,也是全潮汕唯一一座


上圖為林大欽墓

村郊這片風光旖旎的地方,原來是黃家的上祖黃石庵公的陵墓。它與寨內一座精緻的宅府“狀元先生第”同出一脈。明朝正德年間,龍美寨有一個名聞遐邇的儒生黃石庵,執教於現時的潮、澄、饒各地。當他在潮安縣金石鎮山兜村執教時,發現孤兒林大欽天資聰穎,求學心切,卻因家貧無法上學。黃石庵不僅讓其聽課,還於返梓時把林大欽帶回龍美寨,承擔他的衣食住一切費用,並於晨昏親督課習,黃師孃更是視如已出,撫愛有加,使林大欽能專心致志埋頭攻讀,應學的課程一概精通。鄉人把黃石庵稱為先生公。林大欽12歲那年正是嘉靖元年,時值海陽縣錄考秀才之期。先生公帶林大欽前往赴考,一舉得中,是該縣歷次參考學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林大欽21 歲那年(嘉靖十年),由先生公安排上省赴考,得中第六名舉人。回家後,先生公又將林大欽繼續留在家中,自己則四出遍搜群書,供林大欽攻讀。

明嘉靖十一年,逢朝庭春闈開科,先生公送林大欽上京赴考,被皇帝欽點為狀元,授榆林院修擬。林大欽得中狀元后,迎請先生公到京。嘉靖皇帝親自召見黃石庵,對其知識淵博,助孤求學,親督課授,大加讚許,又見黃石庵謙恭有禮,具先賢風度,當即封黃石庵為進士,下旨敕建“狀元先生第”。林大欽為第府親筆題寫門匾“黃氏家第”,勒石印鑑“林大欽”金字,並書門聯“狀元先生第,進士世宦家”。

澄海隆都鎮龍美寨有座狀元先生第,也是全潮汕唯一一座


其時,朝中眾官看到皇帝如此賞識狀元爺和先生公,對他們師生也頗多敬仰。朝中的閣老宋洽全特為報恩府撰寫堂號、堂匾和楹聯。這座當時罕見的尊師報恩府第,一時傳為佳話,也為這秀麗古村鐫上厚重的歷史。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在北京修訂的《潮汕百科全書》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明嘉靖進士黃靜(石)庵府第、澄海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澄海縣城東北隆都鎮龍美村,距縣城20公里,硬山頂三進平房土木建築,整座基本完好。明嘉靖年間海陽人林大欽中狀元后,接其老師黃靜(石)庵(龍美村人)上京,嘉靖皇帝召見黃靜(石)庵賜進士,林大欽請旨在龍美村建黃靜(石)庵宅第,親為宅第大門石匾、門聯題字。中廳巨匾及兩旁柱木聯、大廳巨匾‘追遠堂’和兩旁對聯,傳為宰相手筆。”

澄海隆都鎮龍美寨有座狀元先生第,也是全潮汕唯一一座


這一記載,印證了有關“狀元先生第”和先生公的傳說。

公社化時期,大榕樹統統被鋸了製作車輪。剩的幾棵當年劫後餘生的老榕,現在仍老態龍鍾地撐起通天綠蓋,給大地撒下一片清涼,成為村子裡一塊避暑勝地。先生公的陵墓石亭“文革”期間被拆毀了,那個土丘也被夷為平地,泥沙也被挑運填窪地了。幸而先生公的墓碑被村裡的幾個老輩搶回寨子裡藏起來。

澄海隆都鎮龍美寨有座狀元先生第,也是全潮汕唯一一座


龍美狀元先生第:府第坐西向東,佔地面積1688平方米,建築面積1312平方米。該府第深三進,主體建築為抬梁式硬山頂建築,有後座。兩旁有廂房和火巷。正門林大欽親筆題的有一副對聯“狀元先生第,進士世宦家”,橫批“黃氏家第”。黃石庵是隆都鎮上北村龍美人,曾執教於林大欽故鄉海陽縣金石鄉,發現林大欽的穎異天資,便帶林大欽到龍美就學。林得中狀元后,接黃到京,被嘉靖帝召見,賜進士。林又請旨建“黃氏家第”。該府第對研究潮汕狀元林大欽的活動和明代府第式建築有一定價值,也是一處“尊師重教”的教育基地。1984年公佈為澄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