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叫“澄海”這個名字的有多少?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在全國,叫“澄海”這個名字的有多少?

汕頭有個“澄海區”

廣東省汕頭市有個“澄海區”。澄海區原叫澄海縣,建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959年1月21日曾撤縣併入汕頭市郊,同年11月13日恢復澄海縣建制,1994年4月18日撤縣設市,2003年14日撤市設區。現有人口70多萬。面積345平方公里,海陸空交通便利,商品農業發達、商業交易活躍,是“中國玩具禮品城”和“中國工藝毛衫城”。在歷史上,當年的“紅頭船”從樟林港出發將眾多的華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運往世界各地。是著名的僑鄉。

惠陽有個“澄海村”

廣東省惠陽縣陳江鎮有個“澄海村”,現有500多人居住,都是澄海人。他們是1956年從澄海搬去的,以塗城杜姓為主,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澄海村的村民依然鄉音未改。依然以澄海人的習慣生活,並且與家鄉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記得在上世紀60年代,澄海的司機駕車到廣州載氨水,路遙千里,澄海村就是最好的中間休息站,無論是白天或三更半夜。只要車一開進澄海村,都能受到鄉親們的熱情接待。熱水洗澡,熱茶熱飯相迎,有時大隊部住不下,到任何一家去住。就像進自家門一樣方便。



改革開放之後,澄海村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0多萬元,村民們辦羊毛廠、服裝廠、經商,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屹立潮頭,在惠陽地區可稱得上是“財大氣粗”的了。

在全國,叫“澄海”這個名字的有多少?


浙江也有“澄海村”

無獨有偶,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霞光鎮也有一個“澄海村”,澄海村地處臺灣海峽西岸,灘塗資源豐富,海域純淨無汙染,適應斑紫菜生長,產品品質在全國聞名,其顏色深,口感好,堪稱紫菜一絕。該村有許多紫菜專業養殖大戶,通過網上交易,把紫菜推向了海內外市場,深受好評。

汕頭市華新城有條“澄海路”

在廣東省汕頭市華新城前面,有一條“澄海路”,它是一條連接潮汕路和庵曲公路的東西走向的路,與南北走向的普寧路、潮陽路、揭陽路垂直,市第4路、第13路和第30路公交車從華新城開出,澄海路口站是一個上落站。從澄海區來的旅客聽到公交車上報站的廣告詞說“各位旅客,澄海到了,要下車的旅客請準備下車”總覺得怪怪的———“噢!這裡也有一個澄海?”

青島也有條“澄海路”

在山東省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也有一條“澄海路”,它與“香港路”及“汕頭路”為鄰,是一個環境優美、鬧中有靜的住宅區。筆者特意前往探訪,耳邊能聽到熟悉的鄉音、樹蔭下能見到喝著功夫茶對弈的老者,二樓的音響正播放著潮州音樂“柳青娘”……他們看見我拿著相機在拍“澄海路”的路牌,便不加思索地料定“你一定是從澄海來的!”還饒有興趣地問起澄海的民情。其關注的程度令人為之感動。


在全國,叫“澄海”這個名字的有多少?


“老龍頭”有座“澄海樓”

在河北省的秦皇島市,在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城南四公里處的渤海灣邊,有一個“老龍頭”。它是萬里長城的東部之首,它是一個歷史名勝古蹟,又是旅遊熱點。老龍頭上的第一樓就是“澄海樓”。

老龍頭為明代薊州鎮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所建。而澄海樓則是明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由山海關兵部主事王致中所建。澄海樓是一座木結構樓、高三丈、寬二丈六尺、深八尺。樓上的一副對聯為“日曜月華從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十分形象地表述了“澄海”二字的內涵,與我們澄海置縣時取“澄靖海氛”之意,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八國聯軍攻佔老龍頭,把澄海樓付之一炬,一直到1987年,才由山海關人民政府復建。凡是到過此的澄海人,必定會站在北國的澄海樓前,拍下一張相片作為紀念,並特別關照攝影師:一定要把澄海樓三個大字拍進去。

海南島有艘“澄海艦”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的海南島某基地,有一艘以“澄海”命名的軍艦“澄海艦”,艦上也有澄海籍的戰士,他們日夜保衛著祖國的萬里海疆,該艦也是南海艦隊的一個先進集體,也與澄海保持著良好的“共建”關係。該艦的代表經常應邀出席澄海舉辦的慶典活動,澄海的各級領導也經常去慰問“澄海艦”官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