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週報》:安化縣人民法院資水環境資源法庭揭牌成立

法制週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曾來生 王碩 蔣韶 廖慧)4月24日,湖南省安化縣人民法院資水環境資源法庭正式揭牌成立。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夢晉,安化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豐共同為法庭揭牌。安化縣人民法院院長李楊亞主持儀式。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鐵松,安化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勇、安化縣政協副主席廖小寒,安化縣副縣長、公安局長曾華,安化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朱長均等出席儀式。邵陽中院、婁底中院、資興市法院、縣司法局、縣森林公安局、縣林業局等單位,以及安化法院全體幹警參加儀式。

《法制周报》:安化县人民法院资水环境资源法庭揭牌成立

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夢晉指出,省高院設立安化縣人民法院資水環境資源法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色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是認真落實湖南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建設部署要求的具體行動,是益陽市法院創新發展、努力爭取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喜事、大事。他要求安化法院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工作熱情,服務群眾,維護生態,保障發展,努力書寫社會期待、人民滿意的完美答卷。具體做到:一、思想認識要高站位。務必立足服務大局、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守護初心,不辱使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現代環境司法理念,最大限度修復生態環境,及時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需求,切實發揮人民法院對環境的司法保障作用。二、審判服務要高質量。要樹牢精品意識、服務意識,把高標準、高質量的目標要求貫穿於環境資源審判的全過程、全領域。要堅持“走出去”理念,深入拓展環境資源專門化審判實踐,緊扣工作實際,創新發展巡迴審判,推廣“楓橋經驗”,構建與當地政府、公安、檢察、環保等相關部門協調聯動的共治體系,切實將矛盾抓早抓小,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堅持系統化思維,準確把握環境資源審判規律,公正高效審理好各類環境資源案件,辦出精品案,樹立典型案,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專業化審判新思路、新經驗,打造環境資源審判領域的“益陽新品牌”。要堅持發揚司法能動作用,聚焦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深度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型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宣傳環境保護審判工作情況,廣泛提高全民支持度和參與度,傳遞環境司法正能量。三、隊伍建設要高水準。要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庭“三合一”的審判需要,搭齊配強審判團隊。要加強協調溝通,強化立案、審判、執行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形成整體合力,順暢案件辦理。要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業務培訓,全面增強隊伍專業綜合素養。要嚴格履行“一崗雙責”,狠抓“關鍵少數”,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和紀律作風建設,時刻保持隊伍先進性、純潔性,打造組織放心、公眾認可的環境資源審判鐵軍。

據悉,作為湖南省七個環境資源專門法庭之一,安化縣人民法院資水環境資源法庭將集中管轄益陽、邵陽、婁底地區涉資水流域環境資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成立後的資水環境資源法庭,將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為營造資水流域“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生態和諧優美環境、續寫益陽生態環保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