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中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基层实地考察脱贫攻坚。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才能克服各种消极情绪,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目前,个别干部逐渐滋生“松懈”情绪。在个别干部看来,脱贫攻坚成效已经比较显著,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解决,产业扶贫基础逐渐夯实、教育脱贫成效逐渐显现、卫生脱贫基础更加扎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能够达标。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仅剩551万人,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6%了,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因此“松懈”情绪逐渐滋生。个别帮扶单位逐渐有了“放手”情绪。实施定点帮扶以来,帮扶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做到应扶尽扶、能帮尽帮。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个别帮扶单位心里“窃喜”,该“放手”的情绪也逐渐滋生起来。一些被帮扶县乡村逐渐滋生“了结”情绪。在他们看来,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终归是要离开的,离开的那一天越来越近,越有一种快点“了结”的情绪。部分农民逐渐滋生“观望”情绪。脱贫户在观望2020年脱贫之后,国家政策会有什么变化?是否还能得到政策扶持?非贫困户在观望2020年脱贫之后,乡村振兴会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能否逐渐实现全面振兴。“松懈”“放手”“了结”“观望”等各种情绪,对于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有百害而无一利。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剩余的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更大,因此更要防止“松懈”“放手”“了结”“观望”等各种负面情绪。

  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才能克服各种形式主义,确保脱贫成效经得住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任务是艰巨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是不易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长期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和各个帮扶单位要站在对人民群众长远利益负责的高度去看待脱贫攻坚之绩,要杜绝脱贫攻坚中的各种形式主义。搞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都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如果极少数在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将危及脱贫攻坚的大局。特别是进入倒计时的关键节点,更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杜绝一切形式主义。

  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才能筑牢脱贫攻坚基础,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也能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更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越要动员广大干部为之奋斗。”贫困户脱贫了、贫困村退出了、贫困县摘帽了,我们要是能“扶上马”再“送一程”,脱贫的基础就更扎实了,农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就更进一步了,乡村振兴就更有希望了。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始终坚持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始终以“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投入到脱贫攻坚冲刺中去,定能给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执笔人:尹德志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