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奉獻過無數經典的科恩兄弟,哪一部最受影迷喜愛?

是獲獎無數的《老無所依》?確立獨特風格的《冰血暴》?溫情脈脈的《醉鄉民謠》?還是復古別緻的《大地驚雷》?其實是1998年的《謀殺綠腳趾》,這部電影為科恩兄弟吸引到數量巨大的死忠擁躉。有幾組數據為證:IMDB的Top 250電影中它排143位,《帝國》雜誌評選的Top 100電影中,它高居第24位,這代表了專業媒體和資深影迷的認可。雖然離上映已經過去22年,但在歐美錄像帶市場和網絡上依然火爆,相關收入已經是當年1700萬美元票房收入的數十倍。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這部作品在國外的影響已經超出電影本身,派生出了“督爺主義”(Dudeism)、怪咖文化等,成為一種亞文化現象。2002年,《謀殺綠腳趾》的影迷在路易斯維爾市舉辦了第一屆粉絲集會,此後每年一屆從未間斷,並擴大到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很難想到還有哪部電影有這種粉絲凝聚力。

把《謀殺綠腳趾》歸類為某種具體類型的電影是件困難的事,整體上看起來是個喜劇片,但是劇情“燒腦”程度不遜於一些懸疑電影,人物設計和對白荒誕十足,有黑色電影諸多元素,而多處超現實主義情節使全片看起來很詭異,難怪《帝國》雜誌直接把它列為邪典(Cult)電影,在科恩兄弟作品中是絕對的另類。

01 反傳統、反情節的敘事結構,用荒謬表現更多荒謬


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為督爺、酷愛保齡球運動的無業遊民,陷入一場綁架案中。督爺為了幫助與自己同名的富翁勒波斯基找到被綁架的老婆邦妮,周旋於各方勢力,最終卻發現所謂的綁架只不過是富翁與其老婆邦妮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如果光看故事簡介,這是一部沒什麼新意的黑色幽默電影。但是科恩兄弟從不按常理出牌,採用一種隨機開始又隨機結束的敘事結構,和諸多反傳統和反情節的敘事手法,劇本中加入了大量的對於劇情推進作用不大的臺詞和鏡頭,減緩了故事的節奏,很多情節就算剪掉也不會對影片本身的架構造成任何影響。人物的不少對話和行為是無邏輯的,就像隨機發生。不少情節在剛開始就止步不前,沒有任何鋪墊。

有影評人評價:“本片其實是用正統的方式拍攝了一部沒有實際意義的電影”。確實,從情節上來說,整部電影並沒有清晰的主題,甚至有些情節到最後都沒有解釋清楚,這種模糊感讓觀眾對電影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嚴重,一部分人奉為神作,而另一部分人則批評這麼無聊的片子為什麼會評分這麼高。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我個人認為,理解這部電影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科恩兄弟的電影風格。他們喜歡設計反套路、反英雄的情節和人物來嘲諷現實,比如之後的《越獄三王》和《閱後即焚》,主要角色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當觀眾以為他們要一步步逆襲的時候,卻遭受了一連串意外和失敗。當觀眾以為電影結尾會出現高潮時,科恩兄弟來了一個不尋常的開放式結局,一句“督爺接受”就讓多個故事的線頭就此中斷,讓觀眾感受到一種對世界的發展變化無能為力的虛弱感。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其次,電影的核心並不是綁架案,甚至整個故事都只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督爺自我認知的過程。對督爺來說,周圍發生的事情他都無所謂,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雖然對世界沒有絲毫貢獻,而且看起來也毫無責任感,但是他卻找到一個讓自己快樂又不傷害別人的辦法。他接受自己平庸甚至失敗的現實,但是對生活仍然充滿熱愛,對於瑣碎的日常樂在其中。督爺這種人生態度是整部電影的粘合劑,自然地推進了劇情,使那些荒誕的橋段都得了合理的解釋,既讓故事不至於散架,也表現出了科恩兄弟對人物的一種“去精英化”設計,反而得到了很多普通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共鳴。

02 熟悉的陌生人,科恩兄弟電影怪咖人物設計中的巧思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正常人的電影,不斷出現的各具特色的怪誕人物,是整部影片最大的亮點。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對美國各階層人物的漫畫式諷刺。主人公督爺整日無所事事,穿著睡衣和大褲衩,穿著塑料涼鞋,總是把“放輕鬆”(take it easy)掛在嘴邊,是一個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無所謂的嬉皮士。他的兩個朋友,胖子沃爾特是一個深受戰爭陰影毒害的退伍老兵,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無論任何事情都要扯上自己的越戰經歷。唐尼則是個只會打保齡球的膽小鬼,最後在與綁架犯的對抗之中突發心臟病意外死亡。還有,自稱左派藝術家兼女權主義者的富豪女兒、為了100萬美元切掉女朋友腳趾的虛無主義者、通過表演塑造為成功人士的假富豪、標榜自己是政治倡議者的色情業大亨等等,幾乎每一個登場人物都有亮點。科恩兄弟通過這些漫畫式的角色來淋漓盡致地嘲諷美國的各個階層,也是一種嘲笑一切、戲謔一切的充滿黑色幽默的行為藝術。

獨特的怪咖人物塑造。電影中性格迥異行為古怪、帶有科恩兄弟標籤的怪咖,帶有悲喜劇的雙重色彩。我們在觀看這些小人物時總能產生熟悉的陌生感——我們堅信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人物,但是他們又離我們非常遠。這得益於科恩兄弟對現實生活的深度觀察,以及對小人物形象的特殊藝術建構。他們選取小人物身上鮮明的個性特徵,並對其進行藝術加工,將這些個性特徵進行放大展示,並通過幽默的臺詞來固定人物在觀眾腦中的形象。這種手法最大的特色就在於辨識度高,這也正是科恩電影中那些小人物在我們心中久久無法忘記的原因。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科恩兄弟似乎對胖子情有獨鍾,從《血迷宮》開始,他們的電影中總是能看到長相古怪而且有著怪異性格的胖子。電影對胖子沃爾特的雕琢有著深刻的救贖意味,沃爾特是一個沉迷於過去無法生活在現實的人物,他喜歡按照戰場的規則來約束身邊的人,但是他卻時時面臨著遵守戰場規則與現實生活原則的衝突,他的身上有一種不可調和的自我矛盾,電影的結尾沃爾特的爆發,像是科恩兄弟為小人物尋找的精神歸宿,在四處碰壁後得到了暫時的救贖。

怪誕背後的憐憫。電影中的人物具有道德上的模糊性,他們瀟灑地宣洩著他們的憤世嫉俗,但卻永遠逃不出自己給自己設置的生命障礙。伊桑.科恩在拍完《血迷宮》後說:“無辜者應受苦,罪者應受罰,人飲血而為人”。這句話成為了科恩兄弟所有作品的主題之一:在關於人性善惡的理論之間,他們似乎更傾向於後者。善人是無力的,或者註定要受苦的,善惡交半的人是彷惶懦弱的,唯有那些道德底線很低的“混不吝”才得以存活下來,這種對人性充滿著尖刻的暴露和無情的剖析,背後飽含著深切的人道主義關懷和悲憫。

03 從“督爺主義”到反戰思考,科恩兄弟把一個“無意義”的故事講出了高級感


“督爺主義”是一場亞文化的狂歡。由於督爺這個經典角色的塑造,《謀殺綠腳趾》的粉絲創造出了一種亞文化現象:督爺主義。在歐美受到了近乎宗教狂熱般的追捧,有專門的網站,全世界有40多萬粉絲,他們在聚會上打保齡球,喝電影中出現的白俄羅斯雞尾酒,模仿督爺的打扮、言行和生活哲學,以電影臺詞作為“暗號”交流,產生類似於我國“李毅吧”式的網絡文化狂歡。督爺不單單被視為單一個體,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是對精英文化、主流價值觀的一次反抗。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用超現實主義情節編織現實與夢境的邊界。布努艾爾曾說過:“電影是表現夢、情緒、本能的最好的工具。”,影片展現了督爺兩次超現實主義的夢境世界,一次是督爺被追殺,在走投無路之時突然找到一塊飛毯,飄蕩在洛杉磯的夜空之中,另一次夢境中,督爺變成了保齡球,從美女的裙底下輕輕飛過,這個橋段被姜文在《一步之遙》中致敬過。這兩段夢境既是督爺內心情感的投射,刻畫了人物性格,巧妙過渡了人物劇情,同時也暗示了命運的不確定性,正如督爺的一句臺詞:“我們不可能真正瞭解發生的事情”,為影片增添了神秘主義色彩,讓觀眾反覆思考其中含義,可謂一舉三得。

《謀殺綠腳趾》:如何把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講出高級感

隱藏在主線故事中的反戰情緒。故事的背景正值克林頓政府發動的美伊戰爭時期,這並不是偶然。沃爾特不停的提起越戰,以及多次表現戰爭對他的創傷。而電影的結尾,督爺和沃爾特與三個德國裔“虛無主義者”的一番滑稽的群毆,沃爾特把它稱為“捍衛美國精神之戰”,像先輩一樣又一次擊敗了德國,則明顯是又一次對戰爭的戲謔。特別有意思的是,督爺這個角色是根據獨立電影製片人傑夫•多德創作的,這位製片人在美國是個廣為人知的強硬反戰分子,不愛公開表達政治觀點的科恩兄弟,把這些“梗”埋在了電影的情節之中。

寫在最後


正如很多人說的一樣,《謀殺綠腳趾》是一部“混亂”的電影,但科恩兄弟顯然要顛覆傳統,用如此多的荒謬、如此多的莫名其妙去表達一種對現實與人性的反諷。

這得益於科恩兄弟立足於現實主義的基礎之上,把視角聚焦於美國社會文化中的深層次問題,對社會醜態進行辛辣刻薄的諷刺,為影片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反思,使得觀眾在一個無意義、無結果的故事中感受到意味深長的高級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