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年間發生在高邑的白蓮教與清軍之戰


清同治年間發生在高邑的白蓮教與清軍之戰

摘自李小杏編著《東南關村志》

清同治年間發生在高邑的白蓮教與清軍之戰

白蓮教相傳由元代僧人茅子元創建,為佛教一支。後發展為與朝廷對抗的組織。清末白蓮教在中國北方的實力最大,口號是反清復明。乾隆三十幾年山東教徒王

倫起事反清,震驚朝野。

白蓮教也稱捻軍,清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正月,捻軍白蓮教首領宋景詩部將楊蓬嶺臨清起義,不到數月發展到一萬多人,南自館陶,北至河間、固安一帶數百里為義軍佔領。

五月,起義軍一支人馬,從東向西進入柏鄉、高邑。

清同治年間發生在高邑的白蓮教與清軍之戰

白蓮教入柏鄉後,三里鋪、東小京、北江、正元寺等村均受到地方武裝、民團的阻攔,雙方展開戰鬥,但均被白蓮教摧垮。正元寺是高邑鄰村,距高邑破塔村僅三、

當時的知縣畢世榕擔心高邑城牆年久失修,難以防守,帶領清軍、民團近300人前去堵截。在破塔村與白蓮教遭遇,屆時南關有十數人參加,東巷有李錄、李銜、李凌霄等。

當時白蓮教表示,只要讓路通行,無意攻取高邑。但畢世榕不允,白蓮教奮起迎戰。激戰多時,雙方均有傷亡,難分勝負。

這時白蓮教伴裝敗退,埋伏在大沙丘中(當時破塔、磨坊村外有許多大沙丘,高數丈,至合作化生產隊時被剷平造田),畢世榕窮追不捨,白蓮教從村中突然衝出,將清軍團團圍住,清軍幾次突圍未果,頓時喊殺聲、槍械撞擊聲震耳欲聾。自蓮教衝向清軍,槍刺刀砍,清軍橫屍遍野,戰鬥十分慘烈。最後縣令畢世榕和鎖慎言以及120餘名清軍戰死,83名重傷。其中東南關村民李銜、李凌霄陣亡;李錄受傷伴裝死去保住了性命,除少數逃跑外,幾乎全軍覆沒。

清同治年間發生在高邑的白蓮教與清軍之戰

畢世榕,字仲榕,山東文登人,同治元年任高邑縣知事。縣誌載:其節用愛人,抑強扶弱,口碑尚好,可嘆在對捻軍的戰鬥決策中,剛慢自用。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在高邑任知縣不到兩載,便英年早逝。

後任高邑知縣為其建畢公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