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

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

關於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這個內容似乎有點非主流,也著實有些敏感,但在學習、運用預測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易自知和自制的一些問題,如不能及時止住,對自身的日後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

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

一、痴迷到失去理智——“走火入魔”

預測的優點在於,在無任何實際信息的情況下可以得出參考,甚至結論。但由於學習以及掌握的難度較大,會導致思想被過多佔用。其大致如下:

1.急於求成,通過實踐過多分析現實中的人和事。這一問題大部分愛好者都會遇到,耗費自身精力乃至財力的例子多不勝數,甚至會有見聞一切都不由自主內心導入預測體系的情況存在,但大部分會因為現實的約束和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矯正。

2.因為缺少交際和理事經驗,從而過分依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在沒有融合社會,極度缺少閱歷經驗的情況下學習了預測,且逐漸以為可以通過預測超常發揮,彌補短板,解決問題。其實都是運用預測掩蓋不足,不能直面現實的一種表現。

3.視預測為全能,神化預測學。以上兩點的演變。

綜上可見,在現實當中因愛好而痴迷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最終大多都步入正常。而2、3兩種情況,預測者主觀意識過重,旁人難以干預解決,如不能及時反省、外力糾正,將會建立頑固的精神領域。

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

二、師生特色

時至今日,在預測圈中關於師承方面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必要性,拋開利用師承和偽師承來牟取利益不談,有些人認為如果不報師門或是直言自學,就會顯得自己不夠檔次,其實大可不必,大多數預測愛好者都是通過書本自學慢慢積累的。還有的預測愛好者經常故意盤問他人“師承”間接打壓,然後張口師父閉口老師,忙於虛名浮利,著實小兒行為。

就目前而言,老師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啟蒙老師,二是課程老師,三是名義老師。當然也會有疊加性質和傳統意義的,但無論怎樣,都不能是用以刻意修飾自己學識和提高身份的方法,這種虛榮應該放下,況且有些老師在根本上就是有問題的。

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

三、預測者的“扮神”

這種情況看似誇大,但現實生活中絕不佔少數,主要原因是預測者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利益所致。關於“大師”效應在此就不多說了,大家明白。

四、純粹理論和行動理論

預測中的純粹理論和行動理論嚴格意義上兩者大不相同,可以說是不同層次的一種對待,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中短時間內不易區分。

1.純粹理論

預測所得出的理論,有強化和刺激作用,類似條件反射中的要素關係,是起到輔助、指導行動和變革的意義的,如果失去了行動和變革,便是紙上談兵。純粹理論中會有“扮神”現象,也就是預測者本身的誇大其詞,自詡無一般人能及,而實際上卻百無一能。

2.行動理論

預測中的行動理論,是通過知識和閱歷經驗來反覆權衡“進退守”並作出行動和變革。因其具有很強的理性,所以從平常角度來說多是消極狀態,這種理性的為人處世很難被其他理論甚至行為推翻,它並非沒有動力,也不完全是謹小慎微,會有出乎意料的“投機”行為,是一種靠知識和閱歷經驗思辨推演的處理方法,但往往會喪失很多值得爭取的機會。

相對來說,行動理論是經得住考驗和具有實際價值的,但不容易被人們理解採納。而純粹理論則不然,縱使有遮掩,也無法長久。

時代的發展有目共睹,當下的預測學其實是需要改革的,原則要嚴守,但相關立場的愚庇,其結果只能是漸漸被淘汰,不再適應人們的應用,而如何措置預測學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一旦脫韁,便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學習和運用預測的若干隱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