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最近,安徽芜湖险些发生了一起悲剧:一位12岁的男孩在家和母亲发生了激烈争吵,母亲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却没想到,这个男孩子,竟然想不开,将自己反锁在家里,爬到18楼的窗外,威胁母亲要跳楼!

母亲赶忙拨打119,任性的男孩竟然从窗外爬了出去!没想到,他竟然没踩实,身体悬空。唯有双手紧紧抓着窗户,随时都有可能从高空坠落。

在这惊心动魄的时刻,消防员火速赶来,及时将男孩推了上去,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过程实在太惊险了!也许,再晚一点儿,男孩就会体力不支,从18层高楼坠下,想想也是挺可怕的!

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通常情况下,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不忍父母的训斥,想出了各种轻生的举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一幕幕的悲剧不断上演。

大多数情况下,通常都是孩子在课业上和父母的分歧。如今,孩子的课业压力确实大。但是,即使单纯的课业压力大,也不足以让他们如此随意的轻生。

透过现象,我们必须看到其本质!通常情况下,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是我们值得深入了解的。也许,孩子自杀的行为背后,他们曾经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孩子不可能莫名其妙就做出如此过激的反应。归根结底在于:父母对孩子错误的管教方式,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错误的互动方式,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每一种“极端行为”背后,都有着许多无奈,只是家长将其视为“无理取闹”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深层次原因,孩子的行为也不例外。事实上,孩子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行为,往往是在吸引家长的注意。他们会采取极端的行为和父母争夺权力。如果,任何计划都失败了,他们会变得自暴自弃和报复。

在《正面管教》中,经常谈论到孩子的各种行为。如果,你仔细透过孩子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处境,就会感受到他们做法并非无理取闹,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绝望。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自杀、自残、离家出走…….他们采取极端行为,在试图报复父母。相信,在平时他们也经常出现各种小争执,无数争执最终演变为矛盾。于是,悲剧在一幕幕上演,父母却在面对熊孩子越来越过激的反应面前,对他们变本加厉地“严格”,导致矛盾越来越深。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有些教育是可以造成伤害性的!如果,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用着错误的管教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孩子实施控制,那么,还真不如散养。

都说:世上有三类父母:

最优秀的父母,他们会研读各种育儿书籍,耐心陪伴孩子,与他们共同成长。

中等的父母,则会放任孩子不管,整天忙于奔波,给了孩子无拘无束的自由。

最差的父母,却是那些看似努力养育孩子,整天围着孩子转的“高期望”父母。无论这些父母看上去多么优秀,都未必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他们不停地给孩子报着各种补习班,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却忽视了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他们,不停地用错误的方式管教孩子,却带给他们无限的伤害。

这样的孩子,也许,童年时期看上去还算乖巧,青春期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青春期,作为人生中的特殊时期,容易做出各种冲动的举动。他们的身体渐渐成熟,可是心理却依然是个孩子。在这段时期,父母曾经管教方式的弊端,都会清晰的显现出来。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教育孩子,单纯地吼叫和惩罚是不会对孩子有任何作用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也许容易听我们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压迫的养育方式,势必会导致他们的反抗。

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和陪伴孩子呢?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一、除了学业之外,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的内心

学习成绩虽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内心,实际上比学习更加重要。

本来,孩子的学习压力就很大了。学习,实际上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心甘情愿成为差生,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变得优秀。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停地指责他们。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帮助他们做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帮他们缓解学习压力,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学习。他们在不停地挫败感中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个时候,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而是要想办法陪伴他们远离消极的情绪,重新振奋起来,回到当下的学习之中。

另外,孩子的学习问题,也有可能是他们在学校人际交往中出现了问题。比如,经常被一些孩子欺负、不受老师待见、喜欢上了某个异性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开导他们,帮助他们如何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转变思路,让他们对在乎的人际关系,逐渐淡化,不受情绪所左右。

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你必须不受这些情绪纠缠,才能更加专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这件事情上。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二、温柔坚定地给孩子设界限,惩罚分明,不含糊

管教需要有界限,如果你立了某种规矩,你就必须要从一而终执行到底!

在此过程中,你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到:冷静客观、温柔坚定地坚持你的原则!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顿猛训,回头内心又感到愧疚,转回来不停安慰孩子,给予了更多补偿。

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有!孩子很擅长敏锐地捕捉到你的一举一动。他们经常会用各种试探的方式,弄清楚你的底线。

底线必须有!你必须要给他们建立好规则,他们才会感到安全。否则,你没有底线,或者你经常随意修改规则,他们也会感到惶恐不安。

所以,规则一定要有!时间长了,规则会变成一种习惯,他们不会随意逾越规则,也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全然不负责任地向你发出挑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界限在约束着他!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三、尊重孩子的想法,努力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

孩子,未必总是会向着你的期望前进。毕竟,你们属于截然不同的个体。

也许,你渴望让他学习理科,觉得这种专业赚钱多。可是,孩子却偏偏喜欢文科。

也许,你渴望让他顺利考上研究生,他却上完本科就想要工作了,甚至情况更加糟糕。

也许,你不喜欢他的兴趣爱好,认为这样影响学习,可是他却偏偏就喜欢。

……

类似的情况很可能层出不穷。你究竟应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需要尝试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倾听一下他对不同意见的感受。也许,你会忍不住想要怼他两句。不过,也请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一个耐心倾听的听众。

你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沟通。无论沟通的结果如何,你都需要努力做到尊重孩子,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再以更加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

学习也是如此。看似严厉的管教是不起作用的,你必须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前途负责。让他能够向你敞开自己的内心,你才能更好地对他进行引导。

男孩恐吓母亲,险从18楼坠下,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悲剧再三发生!

孩子,一次次做出极端的行为。他们在内心深处向父母发出了抗议。这是一种绝望的喊声,需要家长对他们更加关注。

为了避免类似情境上演,我们必须让孩子了解到这些利害关系,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平等地和孩子交谈,努力让他们敞开内心,感受他们的生活与困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