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祸从口出,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由于说错话引起的事端不在少数。大责关乎国计民生,如“蒋干中计”的故事,就是周瑜故意说错话“透露假消息”让蒋干信以为真,结果周瑜用离间除掉了蔡瑁和张允两名精通水战的将领,为东吴赢得了一次获胜的机会。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今天要说的这个事例是关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话,结果学生连发了两个用锤子敲打小人儿的表情,惹怒了老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原委: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在物理作业答疑群里,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正在热情地给学生们答疑解惑,忽然一名学生向老师提出了问题:“中考易63页第10题怎么做? ”随后连发了两个锤子敲打小人儿的表情。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就是这个表情

就是上图的表情,大家觉得在问老师问题的时候发两个这样的表情合适吗?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能不能容忍呢?班主任老师当时就被气到了,质问学生没有礼貌。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学生并不认为自己发的表情有何不妥,反问老师自己怎么就没有礼貌了,发了表情就能说明没有礼貌吗?这说辞理直气壮,毫不心虚。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看来这个孩子还真是个马大哈,他不认为自己发出那样的表情有何不妥。就我自己的理解,敲打的表情代表自己的不满心情,也可以表示对某个人某种行为的一种谴责,一般用于非常熟悉的同事、朋友之间。学生对老师使用这种表情,确实无法理解,老师生气也在常理之中。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毫不知错,无奈老师又给学生解释礼貌就是发笑脸,言外之意给老师发“敲打”表情就是不礼貌、不尊重老师的一种表现。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最后学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出了检讨书。据学生所言,他是在给老师开玩笑,但是这样的玩笑真的合适吗?如果是同学之间开玩笑,发个这样的表情无可厚非,但是学生对老师发这样的表情,估计老师们都是无法接受的。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那么,师生之间应该如何正确相处呢?

一、要互相尊重,爱对方

师生之间相处时间久,是双方生活的重要部分,互相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师生相处融洽,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双方的身心健康。

师生关系既像父子,又像朋友,要发自内心去接纳对方,真诚地热爱对方,理解对方。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双方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二、师生相处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虽说师生情同父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学生对老师的敬慕也是发自内心的。但毕竟师生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如果完全没有界限,学生对老师没大没小,没有了起码的尊重,于社会公序良知不符,不符合大众的道德要求,久而久之也容易出现乱象。

所以,师生相处时还是要有一定的距离,保持分寸,不可过于亲密无间。

三、爱和宽容是调和剂,尊重是相互的

人和人之间长期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不仅普通人如此,朋友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师生之间产生了矛盾怎么办?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学生是未成年人,即便有什么不当的言行也可以被原谅,适当批评教育就是了。其实在校园里,老师就是学生的监护人,有权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看,老师就相当于自己的长辈,长辈批评自己几句,即便有时候自己是冤枉的,也不必很生气,自己的父母也经常批评自己,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不相干的人谁又会多看你一眼呢?

学生班级群里“敲打老师”惹争议,细说师生相处之道

以平常心对待,在爱的基础上相处,互相理解彼此尊重,亲密但有合适的距离,把握好“适度”原则,我想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变得十分融洽。回到事件中去,这名学生的行为确实不妥,后来老师也是很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很不礼貌,这个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写出了检讨书,双方已达成和解消除了芥蒂。我又想起前几天小学女老师称学生为“狗腿子”的事情,可能这两个事例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事件中的学生和老师都忘记了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分寸,那就是虽然真心热爱对方,但必须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