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無力感,我們無知的安慰,會給他們更深的創傷

同小區有一個學霸姐姐,本科南大,研究生在美國top5的學校,時隔久遠,記不太清了,可能是斯坦福,反正當時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典型。她非常非常懂事也非常非常樂觀的樣子,但是在讀研的時候,她忽然跳樓自殺了。警方事後調查,沒有發現她受到排擠什麼的,同學們也都是很喜歡她,學術上很成功。後來才知道,她從大二開始就是重度抑鬱,但是她每天都在笑都很開心,周圍沒有一個人知道,她的笑容背後是哭泣和寂寞。

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無力感,我們無知的安慰,會給他們更深的創傷

對此我們無權評價,但是如果大家都把負面情緒當成自然正常的看待就好了。無論是有負面情緒的人還是看到別人有負面情緒的人。就像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一個道理,難過時歇息也是正常的。如果大家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他們或許就能更好的表達宣洩出來了。詞不達意,總之是希望這個世界能更加溫柔。

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無力感,我們無知的安慰,會給他們更深的創傷

很多專家說抑鬱症並不是情緒病,而是一種分泌病。我們的情緒是由腎上腺素,巴多胺,性激素,糖皮質激素這類分泌物控制的,如果分泌失調,情緒就會變得不穩定,這根本不是普通的可以自我調節的情緒問題。這是病,是健康問題,它與感冒,發燒,艾滋病,癌症,並無二致。所有的我們認為的把他們“寵壞了”,以及他們“想不開”實際上都是在忽視抑鬱。希望更多抑鬱患者能被正視,獲得更多的理解。

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無力感,我們無知的安慰,會給他們更深的創傷

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也說過,心理疾病真的不是什麼控制不了情緒,脆弱之類這麼簡單的,都是和腦神經相聯繫的,已經屬於神經類的問題了,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重視心理疾病,不要把它們單單看成脆弱,受不了挫折這麼簡單的問題了。“堅強”這兩個字對抑鬱症病人來說實在太痛苦了,他們自己賦予自己的壓力已經過大。有的時候是希望別人勸自己能夠接受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你這都是太脆弱了,你要堅強。”他們要的是理解,是一句簡簡單單的“你已經很努力了,可以放鬆一下的,你不是不堅強,你只是累了,這很正常。”

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無力感,我們無知的安慰,會給他們更深的創傷

因為我以前身邊也有抑鬱患者,所以算是感同身受吧,說他們自私也好沒有責任感也好,對家庭帶來的影響,其實遠不及他們自己內心的痛苦,這是種無法言說的感覺。還有就是,我們最好不要像鼓勵正常人那樣對患者說些什麼都會好的,要相信自己,這些在別人看來很平常的話,因為道理他們都懂,也知道要正能量這些道理。但是,身為患者的他們是真的無能為力。相反,聽到這種話他們只會更難受,就是那種,明明努力就好啦,明明開心很簡單啊,為什麼他們就是做不到呢,這種種無力感是我們真的太難體會得到的。

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無力感,我們無知的安慰,會給他們更深的創傷

也許在某些時候我們得出發點很好,真心得表達對這類人的關心。 但是有些時候我還是要說的,有很多人還在受折磨,我希望更多人知道、瞭解抑鬱症患者得內心,多一份理解,少一些你認為美好的所謂的鼓勵或者堅持。我們能做的是讓他們寬心,放鬆,傾聽,感同身受,慢慢的幫助他們走出那個黑暗的世界。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還有跟多值得留戀的地方。您說呢?歡迎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幫助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