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滚开”:海外资产配置还安全吗?


“华人滚开”:海外资产配置还安全吗?

Photo by Artem Beliaikin on Unsplash


1.投资者面临的大形势


疫情凶猛,全球遭难。

大危机之下,尤其是在撕裂的政治背景下,人性常常呈现出令人可憎的一面。

在海外,类似“华人滚开”的种族歧视声更多了起来;各种要求向中国索赔的奇谈怪论,也甚嚣尘上。

比如在美国,正逢选举年,政治组织有系统地展开“甩锅”举动,将国内抗疫不力的责任,刻意引向中国。他们开展的舆论战,议题清晰,目标明确,从美国利益或政党利益出发,指责中国。

这种指责声,常常自我矛盾,前后不一,但舆论的力量就在于,通过不间断地攻击,一定能蛊惑或迎合一批人。

这两天,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一位女主播近乎“泼妇骂街”的方式来指责中国,刷屏网络,也让国内很多人惊愕不已。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一位学者认为,中美关系到了自1970年代以来的最低谷。在一些政客们的煽动下,美国民间对中国、对华人的敌意多少也在上升。

类似的情况,在欧洲,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都有出现。

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是华人投资者正面临的大形势、大背景。


2.资产配置收益与种族有关吗?


无论是否拥有了其他国家的护照或永居身份,抑或定居国内,华人的外貌特征、种族基因都不会改变。

全球的资产配置收益,会跟投资人的种族背景有关连吗?

经典的资产配置理论或许较难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可能会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

比如,戴维·达斯特(David Darst)在其名作《资产配置的艺术》一书中,在谈及金融市场分析时提出,要建立分析框架。其中第一条,就是社会分析。

戴维提到了有关社会分析的诸多因素,如打破传统秩序、强烈反对现状、贫困感、仇外和国际间的对抗、对自由市场的谴责、种族或者宗教的紧张态势,以及对合同和权利的否定等。

很容易看出,戴维已经圈出了仇外、种族间紧张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也在提示投资者,当做出某种投资决策时,不能忽略这些因素。

当然,在美加这种主流移民社会中,即便在疫情背景下,其他族群针对华裔的温暖举动,也时常可以看到。但是,当政府或者重要政治组织刻意煽动某种情绪时,其破坏力还是不容低估。

“华人滚开”:海外资产配置还安全吗?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3.法律消解负面影响


在这样一个成天见证大事件的变局时代中,华人的海外资产配置,是不是一定就不安全了?也不尽然。

关乎资产配置成败的风险,有很多方面。比如纯粹的市场风险、或者投资决策产生的风险,也有地缘政治的风险等。在政治因素的风险里边,又可细分为汇率的风险、政策的风险,等等。

在欧美主要的发达国家做资产配置,尽管当下有各种针对华人的噪音和不友好的行为,但是主流“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严肃的法律,多少也消解了其中的负面影响。

如在美国,无论当局如何“甩锅”中国,总不至于公然宣扬种族歧视。在金融市场层面,严格、完善的法律也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也就是说,在一个不太友好的环境中,投资者恐会增加这样那样的顾虑与问题,但具体到投资者权益方面,欧美法治社会不会有太过之举。

意识形态与金融投资之间,到底还隔着几条马路。

“华人滚开”:海外资产配置还安全吗?

Photo by Roberto Júnior on Unsplash


4.移民政策波动更大



乱世中,很多事情变化也快。倘若投资者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也同时考虑身份规划等事务,需要担心的,就更多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地时间周一晚上发的一条推文,吓坏了很多人。一时间,美国归化公民、绿卡持有者、H-1B申请者和485转换身份申请人等,都怀疑自己可能被波及。

身份规划不同于纯金融投资,移民政策的波动性更大。

如果我们把视角从欧美切换到东南亚、非洲等地的投资,有关地缘政治的担忧恐怕也会随之增加。这其中的风险,倒未必由于针对华人的排斥,而是在疫情冲击下,这些经济体因为承受力不同,产生的风险也会增加。

相比于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等更新兴的市场存在各种投资机会,但风险级别明显更高。

当然,全球资产配置的要义,原本也就是在不同风险级别的市场中作配置。想要在新兴市场中获得较高收益,就得承受较高风险,同时在成熟市场增加配置,以对冲和规避单一新兴市场的风险。

这一点,平时的做法就是如此。疫情背景下,投资者当然更应谨慎作为。


《华人家族财富》所刊发的文章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阅读者请根据独立判断做出投资决策,《华人家族财富》不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 The End -


撰文 夏朴


分享到:


相關文章: